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腊尔山台地刺绣技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9 03:58
  腊尔山台地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贵州省松桃县交界处,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刺绣风格,腊尔山台地的苗族刺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苗族历史长河中一朵经久不衰、美丽绽放的浪花。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苗家人用刺绣的形式将民族文化寄托于绣品之中,刺绣的内容涉及氏族信仰、历史迁徙、图腾崇拜、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及对自由平等及美好生活的追求等等。腊尔山台地的苗族刺绣主要服务于人们生活所需及传统的民俗活动,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又有极强的美观性,文化底蕴浓厚,制作工艺精湛,题材纹样繁多,其绣品是苗族妇女聪慧与才能的展现,不仅寄托了苗族女性内心丰富的情感,也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及民俗内涵。腊尔山台的地苗族刺绣作为苗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苗绣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经母女、婆媳、亲邻等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本文以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制作技艺及刺绣作品的艺术特征为研究重点,运用到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腊尔山台地的地方文献、民间艺人的访谈交流及苗族刺绣实物进行整理和分析。首先,梳理了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历史溯源、地理分布、应用类别及文化内涵。其次对苗族刺绣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历史渊源及分类
    第一节 历史渊源
    第二节 地理环境
    第三节 应用类别
        一、服饰类
        二、寝具类
        三、其他用具类
    第四节 文化内涵
        一、生殖繁衍
        二、避邪禳灾
        三、祈福纳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制作技艺
    第一节 用具及材料
        一、刺绣工具
        二、刺绣材料
        三、刺绣辅料
    第二节 工艺流程
        一、备料阶段
        二、刺绣阶段
        三、收存阶段
    第三节 针法类别
        一、平针法
        二、绕针法
        三、钉针法
        四、编针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题材纹样
    第一节 祥瑞题材类
    第二节 植物题材类
        一、花卉类
        二、果实类
    第三节 动物题材类
        一、兽类
        二、禽类
        三、虫鱼类
    第四节 文字题材类
        一、单个字体
        二、组合字体
    第五节 其他题材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刺绣纹样的造型特征
        一、抽象性造型
        二、复合性造型
        三、随意性造型
    第二节 刺绣图案的构成形式
        一、对称与均衡
        二、对比与协调
        三、节奏与韵律
    第三节 苗族刺绣的色彩运用
        一、色彩构成
        二、色彩运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技艺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第一节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现状
        一、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保护现状
        二、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发展缘由
    第二节 腊尔山台地苗族刺绣的发展思路
        一、保护和发掘民间刺绣艺人
        二、扩大传承及传习人群
        三、推动苗绣产品的创意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819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819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