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基于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的休闲农场景观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27 20:15

  本文关键词:基于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的休闲农场景观提升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密度的日益增加,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越来越频繁的城市雾霾、日渐减少的地下水资源、年甚一年的热岛效应,再加上快速单调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城市给久居都市的民众带来沉重的心理压抑和精神禁锢。正因为此,生活富裕后的都市民众越来越向往回归传统的乡村田园生活,渴望在曾经的大自然中享受清洁的空气、健康的食品,体验慢节奏的生活。休闲农场所呈现的乡村自然风光与农事农家体验恰好符合多数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应运而生的观光休闲农场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青睐的旅游圣地。景观作为审美的对象,是休闲农场美感最直接、最客观的体现,不仅可为游人提供赏心悦目的观光环境,又是一个兼具科普、度假、养生等多功能的平台,良好的景观可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游览体验,从而提升游客对农场的满意度。而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对于休闲农场的景观期望往往也具有一定差异,把握旅游动机,了解游客对游览环境的要求,针对性的改造和管理农场景观,可使休闲农场的环境更符合现代游客的需求。本研究以旅游动机和游客满意度理论为切入点,构建休闲农场景观评测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说,以苏州太湖绿光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论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描述性分析了解了游客的基本信息和旅游信息,其中交际放松与农家体验为游客来农场旅游的主要动机;通过相关分析验证了模型假说,并参考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删除原量表中的“满足怀旧心理”指标,并将剩余的11个指标归类为交际放松、农家体验、方便价廉与求知意愿,完善了景观评测模型。(2)通过回归分析对景观体验指标与游客满意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入口景观、农业主题景观营造、服务人员态度、特色景观节点和农业设施美化这五部分景观的改造能够较大的促进游客满意度的提升。(3)通过对旅游动机与景观期望的相关分析可知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对农场景观要求不同,其中具有交际放松动机的游客对整体景观和服务水平重视较高;具有农家体验动机的游客对乡村景观与农产体验较为重视;带有求知意愿动机的游客希望在较好的景观和服务品质下学习农业知识;重视方便价廉的游客则较注重景观细节和农场整体美感。(4)对绿光农场的20个景观体验指标调查结果进行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得出植物色彩及季相变化等3个指标落在第一象限(继续保持区),水景优美度等5个指标落在第二象限(过度供给区),建筑总体风格协调度等5个指标落在第三象限(优先较低区),乡村特色环境装饰等7个指标落在第四象限(急需改善区)。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光农场的景观提升策略,主要有:把握游客动机,塑造景观形象;优化景观细节,突显田园特色;立足农耕文化,融合太湖元素:注重生态保育,营造自然美地;加强维护管理,优化服务品质等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休闲农场 景观 旅游动机 游客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4.1;F592
【目录】: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5
  • 1 绪论15-18
  • 1.1 研究背景15
  • 1.2 研究目的15
  • 1.3 研究意义15-16
  • 1.4 研究内容16-17
  • 1.5 技术路线17-18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18-27
  • 2.1 相关理论18-24
  • 2.1.1 旅游动机定义18
  • 2.1.2 旅游动机形成过程18
  • 2.1.3旅游动机的种类18-21
  • 2.1.4 满意度定义21
  • 2.1.5 满意度模型及测量方法21-23
  • 2.1.6 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23-24
  • 2.2 研究综述24-27
  • 2.2.1 休闲农场满意度相关研究24-26
  • 2.2.2 休闲农场景观相关研究26-27
  • 3 休闲农场景观满意度评测模型构建27-37
  • 3.1 评测模型框架27-29
  • 3.1.1 模型变量解释28
  • 3.1.2 模型假说建立28-29
  • 3.2 景观评测模型构建29-31
  • 3.2.1 旅游动机量表29-30
  • 3.2.2 景观评测指标量表30-31
  • 3.3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实证31-37
  • 3.3.1 绿光农场31-33
  • 3.3.2 实证研究设计33-37
  • 3.3.2.1 问卷设计33-35
  • 3.3.2.2 调查计划35
  • 3.3.2.3 分析方法35-37
  • 4 实证研究结果37-59
  • 4.1. 信度分析37
  • 4.2. 描述性分析37-47
  • 4.2.1 基本信息37-40
  • 4.2.2 旅游信息40-43
  • 4.2.3 旅游动机43-44
  • 4.2.4 景观评测项目44-47
  • 4.2.5 游客满意度47
  • 4.2.6 行为意向47
  • 4.3 旅游动机因子分析47-50
  • 4.4 相关分析50-53
  • 4.4.1 旅游动机与景观期望相关分析50-52
  • 4.4.2 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相关分析52
  • 4.4.3 游客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分析52-53
  • 4.4.4 动机与行为意向相关分析53
  • 4.5 游客满意度与景观体验的回归分析53-55
  • 4.6 景观重要性-表现程度IPA分析55-56
  • 4.7 研究结论56-59
  • 4.7.1 描述性分析结论56
  • 4.7.2 休闲农场景观评测模型56-57
  • 4.7.3 基于旅游动机与满意度的数据分析结论57-59
  • 5 绿光农场景观提升策略59-67
  • 5.1 绿光农场现有景观存在的问题59
  • 5.2 绿光农场景观提升策略59-67
  • 5.2.1 把握游客动机,塑造景观形象59-60
  • 5.2.2 优化景观细节,突显田园特色60-62
  • 5.2.3 立足农耕文化,融合太湖元素62-64
  • 5.2.4 注重生态保育,营造自然美地64-65
  • 5.2.5 加强维护管理,优化服务品质65-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件一:问卷调查表70-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兵;;基于文化视角的游客满意度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余飞;肖松涛;;旅行社游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J];市场论坛;2008年04期

3 汪侠;刘泽华;张洪;;游客满意度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双利;;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满意度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何琼峰;;中国国内游客满意度的内在机理和时空特征[J];旅游学刊;2011年09期

6 高明;;期望不一致、游客情绪和游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仲广;;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提升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8 谭谊;王翔;欧阳资生;;提升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8期

9 罗许伍;胡海燕;;面向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西藏游客满意度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陈颖;;分析旅游目的地文化宣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卢韶婧;张宏磊;柯立;;旅游地映象结构及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桂林七星公园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景艳芳;;云台山旅游区游客满意度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仲华;;用户满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探索提高游客满意度的有效途径[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贾琦;;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延吉帽儿山景区模糊综合评价[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卢松;;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及其游客满意度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唐勇;刘妍;;震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内游客感知评价关联度实证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苏鹏;申涛;张燕;耿铭泽;田良;;区域旅游游客问卷调查方法设计、实施与应用[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沈进成;周君妍;廖若岑;;农业旅游的游客体验、游客意象及游客满意度影响关系的研究——以华山咖啡为例[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罗文斌;徐飞雄;张彤;;基于Probit模型的城市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阳;游客满意度指数处于较好水平[N];经济日报;2010年

2 ;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记者 姜煜;二季度游客满意度调查北京升三位[N];北京日报;2010年

4 中国旅游研究院;第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李金枝 驻福建记者 汪平;福建三季度游客满意度85.66%[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金小茜 迟紫境;南京居游客满意度“50样本市”榜首[N];华东旅游报;2011年

7 记者 赵书军;全国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记者 施超;我市一季度游客满意度名列全国第三[N];宁波日报;2012年

9 ;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处于“满意”水平[N];中国旅游报;2012年

10 记者 刘鲁 郝思菡;2012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排名 成都居全国第五[N];成都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兰芳;岛屿的体验营销、游客满意度与游后目的地意象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俞利双;A旅行社出境游客满意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吴榕昊;基于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的休闲农场景观提升策略[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胡迎春;京郊休闲果园游客满意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张双利;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满意度综合测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明辉;基于体验视角的乡村游客满意度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孙莹;基于网络社交平台数据挖掘的出境游客满意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作祥;泰安市游客满意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9 张国茂;古镇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顾芳芳;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旅游动机与游客满意度的休闲农场景观提升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401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