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部位装饰元素来探讨地域居住文化现象
本文关键词:从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部位装饰元素来探讨地域居住文化现象
【摘要】:新疆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喀什维吾尔民居中的柱廊空间作为户外生活的特色空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居廊道文化,其柱廊装饰艺术在多元文化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形成了既具有传统民居形态,又突出表现出穆斯林的审美意识和宗教心理的民居建筑风貌。本文以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部位装饰元素为视角来探讨民居装饰特征中体现出的地域民居文化现象。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 喀什维吾尔族 民居文化 柱廊 装饰
【分类号】:C954;C912.4
【正文快照】: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作为新疆的主体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三个地州,其中喀什占全疆维吾尔族人口的36%。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民族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影响。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刘晓宏;;扬州园林建筑中罩的运用[J];安徽建筑;2009年06期
3 朱向东;王寅君;;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建筑特征源流探析[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4 王锦坤;;徽州古民居:建筑艺术的美学新变[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毕涛;王艳;;唐宋词中建筑意象探微[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汤少哲;;解读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韩涛;;司法变奏的历史空间——从晚清大理院办公场所的建筑谈起[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黄晓平;;古代衙门建筑与司法之价值追求——考察中国传统司法的一个特别视角[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9 刘兵兵;;清代宫廷木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冬颖;“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焦洋;;北宋东京皇城、宫城的“名”与“实”[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李敏;;略论东汉首善文化——以洛阳为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郭顺利;;岭南祠堂的审美特点探析[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孔德明;;科技和艺术的理想交汇,生态与人性的双重关怀——由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衍伸的思考[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5 曲崎;孙志刚;滕少杰;;中国城市空间文化探析——试论中华红空间[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6 梁真;张琰;;空间设计中的贴面材料运用探微[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晓东;古代夯土建筑动力响应及抗震保护[D];兰州大学;2011年
7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傅自钢;基于工程图的三维形体重建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路晓明;豫北地区生土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构造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居考察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6 刘芳芳;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倩;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孟娴;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茜;白族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衍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和结构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影响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仕伟;;关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民居的保护及再利用的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08期
2 阿土;;水族民居文化——杉皮屋[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3 苏星;;广西民居之壮族民居 青山绿水间的干栏木楼[J];当代广西;2014年03期
4 杨晓;;守望家园遗产——从白族民居保护和发展谈起[J];今日民族;2008年07期
5 何彪;康红梅;;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以贵州省黎平县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王辉山;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文化[J];今日民族;2002年01期
7 吕瑞荣;;广西民居堂文化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罗进;;论务川仡佬族民居文化内涵[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年02期
9 李鑫;李汉柏;;地域性视角下对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探析[J];学理论;2012年30期
10 张全生;申艳冬;;从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部位装饰元素来探讨地域居住文化现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良文;;试论传统民居的经济层次及其价值差异——对传统民居继承问题的探讨之三[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蒋维锬;;凸现莆仙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曲薇;曹慧玲;陈伯超;;浅谈河北民居的院落[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家瑾;黄诗迪;黄菲菲;;试论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传承[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天骄;王亮;;从东北地区汉族民居与满族民居的共性看建筑文化的生命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万民;;论三峡民居的文化品质[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皮喜荣;郝少波;;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中的主体感知和主体价值——以鄂西北传统民居风貌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经明;;民族民居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李彩标;;浅谈诸葛村民居的保护与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佟裕哲;;民居文化与创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娉 见习记者 汪蕾;进一步加强古民居保护工作[N];咸宁日报;2005年
2 骆展胜;我区民居文化保护试点项目获得成功[N];广西日报;2007年
3 周兵 李向东 周红;传承特色民居文化 创建西部魅力村镇[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胡杰卫;如何让传统民居变成旅游财富?[N];海南日报;2014年
5 记者 陈斌;让传统民居文化绽放异彩[N];重庆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围城”中的古民居[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记者 吕宝林 李天伦;胡氏民居对外开放[N];甘肃日报;2006年
8 韦月红;广西民居文化保护试点获成功[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蔡传斌 通讯员 张尚锋;转瞬即逝的老民居亟待保护[N];玉溪日报;2013年
10 赵颐柳;台湾的传统民居[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治龙;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赵西平;西部传统夯土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江净帆;空间中的社会教化[D];西南大学;2010年
8 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凤;湘西土家族聚居区传统民居变迁的文化传播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孙一帆;明清“江西填湖广”移民影响下的两湖民居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皮喜荣;襄樊南漳地区传统民居的演变及成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红云;南通地区传统民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美江;地域文化视野下安康民居的建筑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何文芳;秦岭山地传统民居生态化演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阿孜古丽·艾山;喀什维吾尔民居建构文化与特色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张富强;天水胡氏民居的文化及审美意蕴[D];中南大学;2009年
9 谭陶然;益阳市传统民居改造及意境营造[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刘治保;论东北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设计理念的启示[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2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62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