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气翰墨写醴瓷——谈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与中国画艺术
本文关键词:直气翰墨写醴瓷——谈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与中国画艺术
【摘要】:醴陵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金石、瓷、玉"六大核心文化之特殊载体。醴陵瓷更加强调的是文化和创作者知识在瓷器载体上的表现。当前是一个"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时代,我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对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创作者做了很好的解释。纵观中国的陶瓷制作史和画史,陶瓷绘画艺术和中国画艺术互为相融和借鉴。醴陵陶瓷艺术家通过对中国画技法的把握,并将其展现在陶瓷器皿上,反映着醴陵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艺术思维方式,表明了中国人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本文正是笔者对陶瓷绘画家要形成用中国绘画的语言表现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
【关键词】: 醴陵釉下五彩瓷 中国画 装饰艺术
【分类号】:J527
【正文快照】: 陵釉下五彩艺术瓷之所以被誉醴为“东方制瓷艺术的最高峰”是因为她在中国制瓷的历史上有三点特别值得大写的地方:一、首先是在形(器形和瓷质、釉色)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的。在成型上,提出了“一次成型”的理念。因为醴陵瓷要做得精致,首先在成型上改变了中国人以前在成型方法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克;;为了诗意美的追求——张正勋作品观后[J];国画家;2003年04期
2 陈可;;对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程改革的思索[J];国画家;2003年04期
3 冯晓;中国画艺术的宇宙意识[J];文艺研究;1988年04期
4 陈辉;;中国画写实技法初探[J];美术大观;1997年01期
5 ;中国美术家协会关于第二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成员聘任决定[J];美术;1999年07期
6 刘曦林;;民族艺术的世纪丰碑——1901年至2000年的中国画[J];国画家;2002年01期
7 李晓霞;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国画[J];美术之友;2005年06期
8 曹玉林;;中国画的精英性质与大众化趋势的矛盾[J];国画家;2006年06期
9 高旭;;中国画教学琐谈——我在中国画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基本观点[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10 杨维民;;学院新方阵[J];中国美术馆;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静;;与美同行——浅谈装饰艺术的内涵[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王艳;蓝江平;张晓燕;;中外装饰艺术比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雍振华;;略论苏州传统民居的雕绘装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高大伟;刘瑗;;颐和园砖雕艺术研究[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6 刘鸿武;;紫禁城建筑的石雕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7 尹俊燕;;彩陶文化的多重装饰艺术法则——以马家窑彩陶为例[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8 潘鲁生;;传统汉字图形装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阳;;中国传统吉祥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亮之;华梅立;;色彩历程——工业设计流行色主调印象[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省第五届中国画艺术展开幕[N];河南日报;2006年
2 梅墨生 (作者为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副主任);中国画为何“失魂落魄”[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孙克;亲历中国画复兴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师恩钊;回归自然——兼论文人画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N];美术报;2011年
5 阎诚骏;海上画坛优美的风景线[N];文艺报;2005年
6 高晶;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张迎春;探索中国画在新疆发展的新思路[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林 木;自主创造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楷模[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刘悠扬;民营画廊"曲线"生存[N];深圳商报;2006年
10 李海剑;繁花茂树醉成春[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建林;原始装饰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仇春霞;西域绘画东传及本土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黄厚石;事实与价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6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维娜;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2 黄瑶;装饰艺术在绘画中的融合[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3 张瑞;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媛莉;试论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特点[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婧;清代宫廷包装及器物装饰艺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吴伟;浅析玻璃工艺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D];西安美术学院;2006年
7 陆晓云;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胡阔;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郑可新;现代金属纪念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骆文雄;现代酒店门厅装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04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70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