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装饰元素视角解读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本文关键词:从传统装饰元素视角解读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公共空间 传统装饰 城市空间设计 装饰艺术 社会人文价值 设计手法 设计元素 当代 艺术审美 装饰设计
【摘要】:传统装饰艺术作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传统装饰元素的精髓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运用在日益丰富的当代空间装饰设计中,发现其在空间设计里艺术审美和社会人文价值,使城市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充分交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传统装饰 城市空间设计 装饰艺术 社会人文价值 设计手法 设计元素 当代 艺术审美 装饰设计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城市空间发展与文化融合的话题无处不在,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类聚散活动的中心,是彰显城市文化艺术的个性的空间,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刺激下,使过多的城市相继模仿西方现代化城市设计,导致我们城市逐渐流失了自身的东方文化特色。因此“中国元素”的回归,是人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明;李秋浩;宋欣;申鹏;;传承与创新——江苏城市公共空间水景特征探索[J];美术大观;2009年03期
2 李曦;;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J];山西建筑;2010年11期
3 李腾腾;;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科学发展探讨[J];应用科技;2010年08期
4 海穆特·鲍特;王韬;陈芳;;新媒体与城市公共空间[J];住区;2011年04期
5 罗嘉;蔡道馨;;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兼谈长沙城市改造[J];南方建筑;2002年01期
6 沈琪;;塑造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7 梁幼侨,巫纪光;传统欧洲与亚洲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比较研究[J];华中建筑;1998年03期
8 张志云;城市公共空间的呼声——创造建筑学、规划学、园林学三位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J];四川建筑;2004年06期
9 ;“商业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高层论坛[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10期
10 何晓川;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创造[J];华中建筑;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有军;黄耀志;刘强;花茜;;论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保奇;;建构地区联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三里屯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帆;邱冰;;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常州旧城公共空间现状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董玮玮;;基于可意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娜;白洁;;谈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效应[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小地;;中国特色的城市动态规划理论及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范风华;;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研究——以植物景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锐;;论城市公共空间户外广告的管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宋云;汪志雄;;基于发展转型视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 副教授 沈应平;开创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起点[N];美术报;201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本土艺术家责无旁贷[N];深圳商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兆汝;城市“客厅”怎样更宜人[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刘凯敏;被遗忘的感觉[N];建筑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陈雪根;城市公共空间并非私家庭院 [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记者 杜托;社区主任自垫5万补偿居民[N];昆明日报;2008年
7 ;文化的广场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南洋理工大学大庆市城建规划管理培训班全体学员;学“狮城”打造强势城市核心竞争力[N];大庆日报;2010年
9 黎宏河;国际创意精英瞄准城市公共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郑园园;重构城市公共空间[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李昊;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何崴;照明公共艺术化趋势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5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郢娴;从空间到场所[D];天津大学;2012年
8 汤朝晖;相容建筑[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9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新;连接键——城市公共空间整合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万钧;城市公共空间“绿色基因”的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谢宏杰;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海;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强虹;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
本文编号:782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7822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