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现代仿古建筑的传统元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0:19

  本文关键词:现代仿古建筑的传统元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建筑 传统元素 王羲之故居 图式


【摘要】:仿古建筑传统元素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其价值在现代建筑发展中是不可忽略的。仿古建筑传统元素是传统建筑经验的再现,也是传统建筑元素的第二次创造,这种再创造是传统建筑经验与新元素的合一。即不仅是传统建筑元素的继承者,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仿古建筑元素的继承范围大到建筑物平面布局,小到檐口装饰,它对外在传统建筑形式和内在文化意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继承。仿古建筑的新元素的产生主要是包括内在的艺术自觉、西方建筑艺术思想和科技等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仿古建筑的发展。仿古建筑新元素的与时俱进是仿古建筑传统元素发展的艺术生命力。仿古建筑作为当代建筑艺术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它作为继承与创新统一体的“形式”,促进了建筑主体各部分的内在统一与审美观照活动的统一。本文参考建筑史及相关文献,考察王羲之故居等实例,分析、研究仿古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绪论,介绍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叙述现代初期仿古建筑的探索及其展现。第二章,具体分析现代仿古建筑对经典图式的继承。第三章,谈现代仿古建筑对其他艺术元素的吸取与创新实践。第四章,属于本文总结归纳的部分,主要讲对仿古建筑传统元素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 传统元素 王羲之故居 图式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第一节 选题缘由7-8
  • 一、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继承7
  • 二、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发展7-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8-11
  • 一、现代仿古建筑的图式研究8
  • 二、现代仿古建筑的意蕴研究8
  • 三、前人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研究成果综述8-10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0-11
  • 第一章 现代初期仿古建筑传统元素探索11-26
  • 第一节 现代初期仿古建筑的探索11-15
  • 一、传统建筑经验的继承12-14
  • 二、受西方影响的新建筑14-15
  • 第二节 仿古建筑的空间与形式15-19
  • 第三节 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艺术展现19-26
  • 一、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功能变化19-23
  • 二、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艺术展现23-26
  • 第二章 现代仿古建筑图式的继承创新26-46
  • 第一节 仿古建筑经典的布局图式27-29
  • 第二节 仿古建筑经典的构件图式29-33
  • 一、木构架形式29-30
  • 二、大木作构件30-32
  • 三、屋顶样式32-33
  • 第三节 仿古建筑和园林的“审美移情”33-37
  • 一、壮美和素雅的仿古建筑34-35
  • 二、“宛自天成”的园林建筑35-37
  • 第四节 仿古建筑的装饰图式37-40
  • 一、门与窗图式37-39
  • 二、彩绘图式39-40
  • 三、屋脊图式40
  • 第五节 王羲之故居案例分析40-46
  • 一、仿古建筑图式的运用40-43
  • 二、仿古建筑传统元素多样统一“美”43-46
  • 第三章 现代仿古建筑传统元素的实践创新46-54
  • 第一节 仿古建筑与书法元素47-49
  • 第二节 仿古建筑与手工艺元素49-54
  • 一、剪纸元素49-51
  • 二、风筝元素51-52
  • 三、牙雕、竹雕、木雕元素52-54
  • 第四章 仿古建筑传统元素发展的思考54-63
  • 第一节 现代仿古建筑形式的简化美54-58
  • 一、线制直曲之美54-56
  • 二、方圆对立之美56-58
  • 第二节 西方现当代建筑美学的启示58-60
  • 一、历史主义建筑美学58-59
  • 二、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59-60
  • 第三节 仿古建筑传统元素再发展的深入思考60-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67-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昀,王蓉;也谈“大屋顶”、“小亭子”[J];中外建筑;2002年06期

2 ;仿古建筑看西安[J];建筑;2005年04期

3 ;《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正式出版发行[J];河南城建高专学报;1997年02期

4 陈杨峰;汪恩田;;仿古建筑文化内涵浅析[J];作家;2009年10期

5 王继善;;仿古建筑热歧路多远?[J];乡音;1996年05期

6 李剑平;关于仿古建筑形式的思考[J];文物世界;2001年03期

7 卢中一,斯满芳;仿古建筑与现代文明[J];城乡建设;2003年10期

8 ;天津王朝酒厂仿古建筑简介[J];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01期

9 李士芳;雷峰新塔穿铜装——铜材在仿古建筑上的应用初探[J];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02期

10 姜磊;陈方慧;舒畅;;仿古建筑的真实性探讨[J];华中建筑;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平;;仿古建筑形式释说[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2 刘天杰;;弘扬传统 艺求新法——论中国的传统建筑与仿古建筑[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沈志维;;实话实说古建筑与它的三大支点——专业工作者、工匠群体与仿古建筑[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4 刘连民;姜立;任燕翔;赵景学;;环保节材古建筑设计研究及软件实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连民;姜立;任燕翔;赵景学;;仿古建筑结构参数化建模设计研究[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牛毅胜;;浅析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7 彭镛;;园林仿古建筑中的檐口设计[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8 康立伟;刘福通;;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设计与施工[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小茹;杜卫华;邓岩;罗琼英;李世龙;;仿古建筑大屋顶大跨平面钢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宪文;;仿古建筑混合结构[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边辑;仿古建筑:要与时代共同进步[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春文;叙永县:打造仿古建筑“风情一条街”[N];泸州日报;2010年

3 周静文 徐宁;建筑专家反对盲目建造仿古建筑[N];新华日报;2003年

4 王发堂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仿古建筑不应成为“假古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陈葆 仙仲平 孙德虎;董小全:仿古建筑行业的后起之秀[N];天水日报;2012年

6 曹刚;仿古建筑:是开发式保护还是保护性破坏[N];建筑时报;2012年

7 柯彦;在尊重与敬畏中寻找创新之路[N];中国建设报;2012年

8 吴学安;仿古建筑之风不可长[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实建;仿古建筑之我见[N];中国建设报;2001年

10 实建;仿古建筑:传统文化须准确表达[N];建筑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伟;地域文化对彭州灾后重建仿古建筑形制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小彬;现代仿古建筑的传统元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谢磊;仿古建筑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周晓波;重庆仿古建筑形态与装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帅;殿堂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抗震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吴翔艳;定鼎门钢结构仿古建筑组成及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张春明;技术·形式·精神[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蒋海涛;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屋盖结构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7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27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