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炕文化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炕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人类的文明是与火的发现息息相关的。火炕的创造与利用是人类取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处在寒冷地区的居民对火炕这一取暖设施有着特殊的情结,它不仅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更承载着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炕文化。放眼历史,在取暖方式上,西方国家用壁炉,中国则用火炕。这种取暖形式对人的生活影响更为密切,不仅具有居住功能,不同民族的居住文化也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图景。文章从两种拥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地区出发,通过对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广大农村目前的主要采暖设备——火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探讨火炕的演变形式及各民族之间炕文化的相互涵化作用,得出两地各具特色的炕文化互相影响关系。在保有炕文化的前提下,解决传统火炕对适应现代新农村建设的不利问题,提出传统火炕的继承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共分四章,第一部分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相关的概念及学术理论,概述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西北地区农村住宅火炕的类型与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对西北地区具有特色的火炕类型及炕文化特点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并分析该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的影响关系,以及火炕空间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了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火炕的类型与特征、炕文化特点及演变影响关系,文章结构及内容与第二部分保持一致。第四部分通过对比西北、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火炕的构造做法、材料装饰,以及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炕文化相互影响的特点,得出两地的火炕及其炕文化的演变互动关系,进而探讨出既具有各自地域特征,又符合现代社会文化的火炕形态,对火炕的科学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西北 东北 炕文化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832;TU241.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4
- 第1章 绪论14-27
- 1.1 研究的背景14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4-15
- 1.2.1 研究的目的14-15
- 1.2.2 研究的意义15
- 1.3 学术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15-23
- 1.3.1 相关概念综述15-19
- 1.3.2 相关研究综述19-23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理论框架23-27
- 1.4.1 研究的内容23-24
- 1.4.2 研究的方法24-26
- 1.4.3 研究框架26-27
- 第2章 西北地区农村住宅火炕的类型与特征27-48
- 2.1 西北地区火炕的产生背景与类型27-28
- 2.1.1 产生背景27-28
- 2.1.2 炕的类型28
- 2.2 汉族窑炕28-37
- 2.2.1 平面形态29-32
- 2.2.2 构造做法32-35
- 2.2.3 材料及装饰特点35-37
- 2.3 藏族火炕37-39
- 2.3.1 平面形态37-38
- 2.3.2 构造做法38
- 2.3.3 材料及装饰特点38-39
- 2.4 回族火炕39-42
- 2.4.1 平面形态39-40
- 2.4.2 构造做法40-41
- 2.4.3 材料及装饰特点41-42
- 2.5 西北地区炕文化特点42-44
- 2.5.1 起居方面42
- 2.5.2 炊事方面42-43
- 2.5.3 就餐方面43
- 2.5.4 出入方面43-44
- 2.6 西北地区火炕的演变与相互影响关系44-47
- 2.6.1 演变体系44-46
- 2.6.2 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46-47
- 2.7 本章小结47-48
- 第3章 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火炕的类型与特征48-72
- 3.1 东北地区火炕的产生背景与类型48-49
- 3.2 朝鲜族满铺炕49-51
- 3.2.1 平面形态49
- 3.2.2 构造做法49-50
- 3.2.3 材料及装饰特点50-51
- 3.3 汉族一字炕51-52
- 3.3.1 平面形态51
- 3.3.2 构造做法51-52
- 3.3.3 材料及装饰特点52
- 3.4 满族万字炕52-55
- 3.4.1 平面形态52-53
- 3.4.2 构造做法53-54
- 3.4.3 材料及装饰特点54-55
- 3.5 蒙古族半圆形炕55-57
- 3.5.1 平面形态55
- 3.5.2 构造做法55-56
- 3.5.3 材料及装饰特点56-57
- 3.6 东北地区炕文化特点57-62
- 3.6.1 起居方面57-59
- 3.6.2 炊事方面59-60
- 3.6.3 就餐方面60-61
- 3.6.4 出入方面61-62
- 3.7 东北地区火炕的演变与相互影响关系62-71
- 3.7.1 演变体系62-67
- 3.7.2 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67-71
- 3.8 本章小结71-72
- 第4章 西北、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炕文化比较研究72-88
- 4.1 西北、东北地区火炕的构造做法比较分析72-76
- 4.1.1 高度72-73
- 4.1.2 炕的构造方式的特征73-76
- 4.2 西北、东北地区火炕的材料及装饰比较分析76-77
- 4.2.1 材料76
- 4.2.2 装饰76-77
- 4.3 西北、东北地区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炕文化相互影响比较研究77-82
- 4.3.1 西北地区——以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炕文化77-80
- 4.3.2 东北地区——和而不同的多民族炕文化的鼎力与互动80-82
- 4.4 西北、东北地区农村住宅火炕未来研究之启示82-87
- 4.4.1 西北、东北地区火炕的异同性和优缺点82-84
- 4.4.2 与时俱进的炕文化理念84-86
- 4.4.3 对于民族性、地域性火炕设计的科学展望86-87
- 4.5 本章小结87-88
- 结论88-90
- 参考文献90-93
- 附录93-9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5-96
- 致谢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阳;东北地区古代火炕初探[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2 孙世钧;赵运铎;;探索寒地农村火炕住宅可持续发展新路[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5期
3 竟峰;王婧;张旭;;寒冷地区太阳能炕采暖系统[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3期
4 曹保明;;东北火炕与烟囱的鲜明特点[J];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5 金虹,赵华;关于严寒地区乡村住宅节能设计的思考[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金虹;赵华;王秀萍;;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环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7 李世芬;宋盟官;冯路;杨雪;;“炕”文化及其演变形态[J];华中建筑;2007年05期
8 王伟;;辽东传统住居中“炕”的空间效益[J];华中建筑;2008年04期
9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华中建筑;1997年02期
10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华中建筑;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洪国;东北地区村镇住宅火炕技术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赵洋;北方村镇火墙式火炕采暖系统热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芳;东北汉民族火炕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桑靖菲;东北亚地区火炕源流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3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332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