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玉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1:40
本文关键词:春秋玉器研究
【摘要】:春秋玉器是中国传统玉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政权下移,王权衰落与诸侯争霸背景之下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政治格局。当时,除了都于中原的东周王室以外,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以及东南一带的吴国和越国,都曾发展成为掌控一方的强国。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发展态势,决定了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多元、多级的玉器发展中心。中国古代玉器从开始出现的那天起就是社会分化的产物,是历代社会上层实现有效社会控制的礼仪用器。目前发现的春秋出土玉器,除了少量出土于行礼盟誓的礼仪遗址外,其它绝大部分都出土于社会上层墓葬,充分说明了玉器在春秋之际一直是统治阶层专有的礼仪用器,是当时的社会管理者和掌控者用以运作政事和神事、藉以实现社会控制的基本道具。由此可见玉器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之一斑。春秋早期遗存出土玉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古器与新器杂出,传统器物多于创新器物。到了春秋中期以后,由于多国并存的政治局面的存在,春秋玉器走向分区发展的道路,秦式玉器、楚式玉器、夷式玉器、中原式玉器以及越式玉器渐成各地玉器发展的主流。崇龙和尚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基本特点。这样的历史发展特点,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趋于定型。红山文化以来,历龙山时代直到夏、商、西周以至春秋,龙神造型和龙纹装饰成为中华古玉创作的一个永恒不变的题材。春秋之际,列国纷争,多国并存,由此出现了多个玉器发展中心,但龙纹题材,却在各地盛行。各地出土的各式春秋单体龙形玉佩以及数不胜举的龙纹玉器,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华文化一脉承传的崇龙礼俗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春秋时代 玉器 发现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绪论7-14
- (一)研究现状7-12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12-14
- 二、关中地区14-28
- (一)早期14-20
- (二)中期20-22
- (三)晚期22-28
- 三、中原地区28-46
- (一)早期28-34
- (二)中期34-37
- (三)晚期37-46
- 四、海岱地区46-54
- (一)早期46-48
- (二)中期48-49
- (三)晚期49-54
- 五、两湖地区54-66
- (一)早期54-55
- (二)中期55-60
- (三)晚期60-66
- 六、太湖地区66-75
- (一)早期66-67
- (二)晚期67-75
- 七、其他75-76
- 1.军都山玉皇庙墓地75
- 2.双砣子与岗上75
- 3.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75-76
- 八、结语76-79
- 参考文献79-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2 宫长为;评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06期
3 周洪;;春秋时期的战争礼[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十年砍柴;;遥想那个张扬人性平等竞争的时代——读《原来这才是春秋》[J];出版广角;2009年04期
5 王日华;;春秋时期的国家间干涉及其合法性——与陈琪、黄宇兴商榷[J];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01期
6 李晓宇;;简述礼的思想对春秋时期战争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09年23期
7 刘印民;;春秋时期的习武之风[J];兰台世界;2012年36期
8 彭亮;;从“征”“讨”“伐”之别看“春秋无义战”[J];汉字文化;2013年04期
9 韩钊;春秋时期的秦国社会经济[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10 张舫;文化大裂变与精神孤独——对春秋时期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J];浙江学刊;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壣僖,
本文编号:852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5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