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人的行为模式对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5:19

  本文关键词:人的行为模式对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室内设计 小户型 行为模式 环境行为学


【摘要】:室内空间是提供人类日常活动的场所,室内设计的目的在于给人们的活动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我们,对我们的情绪甚至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人的行为模式对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影响的研究,希望通过找到人在室内空间中哪些方面对人造成了影响,这样的影响如果是好的方面我们加以利用,如果是不好的影响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消除,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小户型居室中不同色彩、装饰风格、材质等因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以及对人的心理影响,最终找到更加适合小户型居室空间设计的方式,使居室空间更好的服务于人,人和环境更加协调。小户型居室是住宅中的典型,因为其相对面积较小,在同等单位面积价格的房价下,小户型住宅总价较低但是却满足了人对居室功能的需求,被多数人所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居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却存在了家居空间需求和空间利用率低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人们很容易把小户型居室空间与简陋的生活环境划等号的现象,空间降低了人们空间中的活动力,不能达到理想的空间使用效果。怎样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的空间面积,使居住者在小户型居室空间中生活中,既可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内心需求,使居室空间变得温馨舒适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找到环境与行为之间的规律,利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出打造更加舒适、合理的生活空间,使人、行为、环境更加和谐,力求使空间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 小户型 行为模式 环境行为学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C912.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一、绪论6-10
  • (一) 论文选题背景6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7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7
  • (四)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7-8
  • (五) 中国小户型居室目前存在问题分析8-9
  • (六) 研究内容和方法9-10
  • 二、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和人的行为模式的关系10-23
  • (一) 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对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影响的意义10
  • (二) 小户型住宅室内环境与人的心理关系10-17
  • (三) 居室环境中的空间知觉17-18
  • (四) 小户型居室室内环境中的行为主义18-23
  • 三、利用环境和人的行为关系提高小户型舒适度的方法23-27
  • (一) 日本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分析23-24
  • (二) 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原则24-25
  • (三) 塑造以人为本的室内尺度25
  • (四) 利用环境和人的行为关系提高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舒适度的方法25-27
  • 四、环境行为学指导下的小户型家具设计原则27-31
  • (一) 家具满足空间的需求27
  • (二) 家具满足人的需求27
  • (三) 家具色彩与室内环境的整体协调27-28
  • (四) 小户型家具的多功能设计28-31
  • 五、环境行为学指导下的小户型居室设计研究31-40
  • (一) 小户型需求主体的分析31-32
  • (二) 小户型住宅内部功能结构分析32-33
  • (三) 小户型空间功能叠加运用33-35
  • (四) 对厨房合理化设计研究35-36
  • (五) 对卫生间合理化设计研究36-37
  • (六) 小户型住宅套型设计研究37-38
  • (七) 小户型住宅套型设计原则38-40
  • 六、我国城市小户型住宅发展的趋势40-41
  • 七、结论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作者简介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德强;;论人的尊严的基本属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孙中伟;;网络虚拟空间对城市现实空间作用机理及规划启示[J];规划师;2013年02期

3 李冰;周旋;;中国现代雕塑中的色彩运用[J];神州;2013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媛媛;浅谈空间复合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的运用[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8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88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