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8:01

  本文关键词: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白玉 佛教石雕 出土造像 造型特征 美学特征


【摘要】:汉白玉就是白色大理石,它颜色洁白,质地坚硬,有玉石的美感。历来被皇家贵胄所推崇,用来装饰皇宫和庙宇,而汉白玉材质的佛像更是佛教石雕之中的精品。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入,佛教石雕也迎来了辉煌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开始雕凿,隋唐更是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气,修建了许多大型造像石窟和寺院,仅唐代长安城就有寺院千余座。长安作为唐王朝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关中地区成为了全国的佛教中心。因此唐代关中地区佛教造像的规模和数量之大也是前所未有,再加上能工巧匠们建造技巧与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级别材质的应用,使得唐代的佛教造像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唐代佛像风格。汉白玉的佛教石雕在唐代的造像也是历来最多,且艺术品质极高。唐代关中地区的汉白玉的佛教石雕大都是单体造像,造像样式各异,供奉在皇家寺院,是唐代贵族的祭拜之物。从目前关中地区出土挖掘的造像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有西安安国寺遗址出土的密宗造像、麟游太平寺遗址出土的药师佛造像、西安景龙池出土的观音菩萨造像等等,还其他各种形制的汉白玉造像,分散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文管所等文保单位。本课题将唐代关中地区的汉白玉佛教石雕做了整体统计,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西安安国寺遗址、麟游太平寺遗址、陇县火烧寨遗址等不同地方出土的唐代汉白玉佛教石雕,通过图文并叙的方式,将佛教石雕的服饰、面部及雕刻技法等各方面逐个进行分析研究。在阅读了大量史籍和各大遗址博物馆的实地调研后,总结出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造型特征和美学特征。初步揭示了唐代这个辉煌王朝的佛教造像的审美标准以及艺术价值。
【关键词】:汉白玉 佛教石雕 出土造像 造型特征 美学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绪论9-13
  • 1.1 研究的依据9-10
  • 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1-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的框架12-13
  • 2.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概况13-31
  • 2.1 汉白玉概述13-18
  • 2.1.1 汉白玉的特点13-14
  • 2.1.2 汉白玉的分布14-17
  • 2.1.3 汉白玉佛教石雕17-18
  • 2.2 唐代关中地区佛教石雕艺术18-27
  • 2.2.1 唐代关中地区佛教的起源与发展18-21
  • 2.2.2 唐代关中地区佛教石雕艺术的历史沿革和分布21-27
  • 2.3 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概况27-31
  • 2.3.1 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发展27-28
  • 2.3.2 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分布28-31
  • 3.唐代关中地区出土的主要汉白玉佛教石雕造像31-43
  • 3.1 西安安国寺遗址密宗造像31-37
  • 3.1.1 宝生佛31-32
  • 3.1.2 文殊菩萨像32-33
  • 3.1.3 金刚造像33
  • 3.1.4 马头明王33-34
  • 3.1.5 如意轮观音菩萨像34-35
  • 3.1.6 菩萨头部35
  • 3.1.7 降三世明王35-36
  • 3.1.8 不动明王36-37
  • 3.2 陇县火烧寨唐代寺院遗址造像37
  • 3.3 宝鸡麟游太平寺遗址造像37-38
  • 3.4 零散出土的造像38-43
  • 3.4.1“东方维纳斯”38-39
  • 3.4.2 菩萨残躯39
  • 3.4.3 彩绘立像39-40
  • 3.4.4 释迦牟尼佛立像40
  • 3.4.5 彩绘天王像40-41
  • 3.4.6 观音菩萨像41-43
  • 4.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造型特征43-55
  • 4.1 服饰特征43-46
  • 4.1.1 佛造像43-45
  • 4.1.2 菩萨造像45
  • 4.1.3 天王、力士造像45-46
  • 4.2 面部特征46-49
  • 4.2.1 佛造像46-47
  • 4.2.2 菩萨造像47-48
  • 4.2.3 天王、力士造像48-49
  • 4.3 雕刻特征49
  • 4.4 关中地区其他时期的汉白玉佛教石雕特征49-55
  • 4.4.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白玉佛教石雕49-52
  • 4.4.2 隋代的汉白玉佛教石雕52-53
  • 4.4.3 宋明元清的汉白玉佛教石雕53-55
  • 5.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的美学特征55-67
  • 5.1 东方美学特征55-57
  • 5.1.1 天人合一55-56
  • 5.1.2 中和之美56
  • 5.1.3 情理合一56-57
  • 5.2 多元化特征57-60
  • 5.2.1 笈多式造像风格57-58
  • 5.2.2 唐代世俗审美风格58-60
  • 5.3 对同时期绘画艺术的借鉴60-64
  • 5.3.1 吴家样60-62
  • 5.3.2 周家样62-64
  • 5.4“长安模式”造像特征64-67
  • 6.结论67-69
  • 致谢69-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73-77
  • 图片索引73-76
  • 表格索引76-77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全;唐代关中地区寡蚕桑的原因试探——兼与杨希义同志商榷[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王卉;(陕西省)关中地区河南方言的人称代词[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殷淑燕;黄春长;仇立慧;李新艳;贾耀锋;;关中地区历史时期蝗灾统计及其影响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4 李欣;;对关中地区县志中“村会”记载的文献分析[J];参花(下);2013年10期

5 ;“天府之国”原指关中地区[J];中国工会财会;1994年05期

6 李成;;关中地区龙山时代灶址初步研究[J];华夏考古;2014年02期

7 潘笑宇;;遗失的记忆——论关中地区地坑式窑洞与现代低碳生活[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8 郁耀闯;赵景波;;唐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8期

9 张鹤泉;东汉关中地区文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J];史学集刊;1995年02期

10 郭晨园;;陕北与关中地区建筑装饰纹样的对比与传承[J];飞天;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金峰;王波;;关中地区辐射带动陕南陕北的途径与机制[A];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二○○二年度调研文集[C];2003年

2 王胜利;;关中社会现代化——1840-1949年的现代化要素考察[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延军平;;气候变暖下秦岭南、北地区水气环境变化的差异性比较[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李志;曹明明;;关中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高新才;;加强天水与关中地区合作的一些看法[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学海;;撤省并市建设“大西安”是关中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龙头作用的战略抉择[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中优势产业“寒流”中寻发展[N];中国特产报;2009年

2 张劲光;努力实现我市在关中地区率先发展[N];咸阳日报;2007年

3 尹蓉 本报记者 孙文彬;保护了传统建筑,保护了生活形态[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艾黎;建立关中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记者 齐小英;省委召开关中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N];陕西日报;2009年

6 ;西安水资源短缺暴露地裂缝达11条[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记者 拓玲;每年亿元投资小城镇[N];西安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孙郁瑶;部省合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N];中国工业报;2010年

9 ;共同推进关中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N];陕西日报;2009年

10 实习记者 罗凯;工信部与陕西省实施战略合作[N];人民邮电;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杰;陕西关中区域性绿道网规划设计初探[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波;近代关中地区基督教的社会活动及其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田鹏山;关中地区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5年

4 杨卓;现代陕西丧葬礼仪与周代丧礼承袭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明洁;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关中地区产业结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吴炎平;西魏北周骈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晨;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8 杨玫;关中地区中老年体型特征及服装结构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9 高雨晴;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袁静;基于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关中地区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9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89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