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6:09

  本文关键词: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都平原 农村住宅 坡屋顶设计 新农村建设


【摘要】: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常见的屋顶形式,这一形式的广泛应用最初是因其具有结构稳定、气候适应性强等多方面的优势。后来,在建筑坡屋顶长期的发展中,坡屋顶的形态发生了一系列演变,坡屋顶多层次的功能得到挖掘,坡屋顶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和扩充。如今,不同形态的坡屋顶已成为各个地区不同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载体,在新技术与新材料发展为坡屋顶设计提供更多可能的同时,新的设计理念和新设计需求也对坡屋顶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坡屋顶这一屋顶形式在成都平原农村地区一直很受喜爱。在成都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有大量的坡屋顶设计实例,其中也暴露了一些与坡屋顶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随着农村的建筑技术和思维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农村住宅的内部舒适性和外部观赏性等都有了新的诉求。人们期望着传统的坡屋顶形式得到更为合理的更新变革,能够承载更多层次的功能需求。本文首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确定了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然后,笔者对成都平原的地域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又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对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及农村住宅坡屋顶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总结了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第三章通过从坡”屋顶的构架体系、坡屋顶的形式、坡屋顶的屋面设计、坡屋顶的细部装饰、坡屋顶的组合与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进行了解析。第四章则从气候适应功能、空间使用功能、文化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对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功能进行分析。第五章,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设计提出了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以求为未来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建设实践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成都平原 农村住宅 坡屋顶设计 新农村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4;TU2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1.2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12-13
  • 1.2.1 研究意义12-13
  • 1.2.2 研究目的13
  • 1.3 课题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13-15
  • 1.3.1 研究对象13-14
  • 1.3.2 研究范围界定14-15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5-21
  • 1.4.1 农村住宅相关研究现状15-17
  • 1.4.2 坡屋顶相关研究状况17-21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21-24
  • 1.5.1 研究方法21-23
  • 1.5.2 研究框架23-24
  • 第2章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现状研究24-67
  • 2.1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形成的地域背景24-32
  • 2.1.1 自然环境背景24-28
  • 2.1.2 历史文化背景28-32
  • 2.2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的现状分析32-40
  • 2.2.1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情况普查32-37
  • 2.2.2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现状调研总结37-40
  • 2.3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调研40-66
  • 2.3.1 传统村落农村住宅坡屋顶调研40-54
  • 2.3.2 新型社区农村住宅坡屋顶调研54-66
  • 2.4 本章小结66-67
  • 第3章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形态研究67-87
  • 3.1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形态研究67-80
  • 3.1.1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承重方式67-69
  • 3.1.2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基本形式69-71
  • 3.1.3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屋面设计71-73
  • 3.1.4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细部装饰73-77
  • 3.1.5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组合与变化77-80
  • 3.2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形态对比研究80-86
  • 3.2.1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承重方式80
  • 3.2.2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基本形式80-82
  • 3.2.3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屋面设计82-83
  • 3.2.4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细部装饰83-84
  • 3.2.5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组合与变化84-86
  • 3.3 本章小结86-87
  • 第4章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功能研究87-102
  • 4.1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气候适应功能87-92
  • 4.1.1 防热88-89
  • 4.1.2 排水89-90
  • 4.1.3 通风90-92
  • 4.2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空间使用功能92-96
  • 4.2.1 内部空间使用功能92-95
  • 4.2.2 外部空间使用功能95-96
  • 4.3 成都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文化表达功能96-97
  • 4.3.1 实用文化的表达96-97
  • 4.3.2 祈福文化的表达97
  • 4.3.3 礼制与宗教文化的表达97
  • 4.4 成都平原新建农村住宅坡屋顶的功能97-100
  • 4.4.1 气候适应功能97-98
  • 4.4.2 空间使用功能98-100
  • 4.4.3 文化表达功能100
  • 4.5 本章小结100-102
  • 第5章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设计原则与策略102-115
  • 5.1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02-106
  • 5.1.1 持续原则102-103
  • 5.1.2 经济性原则103-104
  • 5.1.3 地域性原则104-105
  • 5.1.4 适用性原则105-106
  • 5.2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设计策略106-114
  • 5.2.1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气候适应策略106-110
  • 5.2.2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空间设计策略110-111
  • 5.2.3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材料选择策略111-113
  • 5.2.4 成都平原农村住宅坡屋顶的文化传承策略113-114
  • 5.3 本章小结114-115
  • 第6章 结语115-117
  • 致谢117-118
  • 参考文献118-122
  • 附录122-12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24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先逵;;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892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92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