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也谈当代篆刻的创新困境

发布时间:2017-10-10 05:25

  本文关键词:也谈当代篆刻的创新困境


  更多相关文章: 篆刻艺术 炫技 印宗 时代精神 文化素质 赵之谦 人文素养 汉印 秦印 明万历


【摘要】:正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波书法热潮的兴起,篆刻艺术也兴盛繁荣起来,从事篆刻的人数、创作规模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现阶段篆刻的发展和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个瓶颈问题。目前篆刻发展和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大致表现为片面追求雕琢技术方面的表现,过度炫技,忽略篆刻审美的深层次发掘和开拓;对篆刻艺术传统把握不深刻,取法单调,对流派印重视不够;从总体上说,从事篆刻艺术的作者学识和学养有待提高。对此,笔者对当代篆刻创新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当代篆刻的发展和创新务必基于前代印人们创立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篆刻艺术;炫技;印宗;时代精神;文化素质;赵之谦;人文素养;汉印;秦印;明万历;
【分类号】:J292.4
【正文快照】: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波书法热潮的兴起,篆刻艺术也兴盛繁荣起来,从事篆刻的人数,创作规模和数 U都有很大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现阶段篆刻的发展和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个瓶颈问题目前篆刻发展和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大致表现为片面追求雕琢技术方面的表现,过度炫技,忽略篆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亦钊;马公愚先生篆书篆刻艺术[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李澍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周年活动综述[J];美术观察;2007年12期

3 日超;;大雅篆章[J];走向世界;2009年34期

4 李彤;;化笔墨为云烟——清代黄牧甫篆刻艺术论[J];荣宝斋;2011年05期

5 徐鸣;方寸天地见功力——许炯的篆刻艺术[J];艺术百家;1997年04期

6 余巨力;;韩登安篆刻艺术浅述[J];书法艺术;1997年04期

7 陈道义;;“自成一家始逼真”——刘江先生及其篆刻艺术[J];书法之友;1999年12期

8 纪伟基;取精用宏 铁笔纷披——浅谈篆刻艺术的出新[J];书画艺术;2000年05期

9 马海方;“手里有活儿”──记青年篆刻家孙鼎朴篆刻艺术[J];美术向导;2001年06期

10 纪敏;孙利华;;中师篆刻艺术教法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岚清谈篆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来楚生篆刻艺术[N];美术报;2000年

3 秦周;豪放之歌 静雅之韵[N];新乡日报;2006年

4 记者 季佳莹;引导企业搭建平台 支持参与文化建设[N];哈尔滨日报;2009年

5 孙旭光;游心印外石言志 创新服务永无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范迪安;李岚清的篆刻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百灵;游心印外 悟道其中[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邸永君;篆刻艺术漫谈(下)[N];学习时报;2004年

9 侯勇;名家篆刻作品鉴定的主要方法[N];团结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立华;感受方寸间的浓浓乡情[N];镇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海;赵之谦篆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小壮;“浙派”宗师——丁敬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金钟淳;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野田悟;吾衍与其《学古编》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晨;《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学宁;篆刻艺术在当下日常运用中的几个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申铉京;明清中国篆刻对韩国篆刻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云并;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罗舒宁;论闻一多篆刻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6 石军海;篆刻中的笔意论[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周子牛;论民国时期的篆刻艺术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8 邱静子;秦印界格篆刻章法审美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夏雷;篆刻与绘画形式美的互通[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邓欢华;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0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0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