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8:09
本文关键词:郑孝胥书法研究
【摘要】:郑孝胥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为人诟病的人物,其在政治上的失节,并不能抹去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就当前来看,对郑孝胥书法的研究,尚处于浅薄阶段。因此,笔者在钩沉郑孝胥书论的基础上,就郑孝胥书法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郑孝胥的生平和书法交游状况。一方面,笔者梳理了郑孝胥的书法家学渊源,简单讨论了郑孝胥在诗歌、绘画、篆刻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梳理了郑孝胥的书法交游状况。通过这两方面的探讨,对其书法艺术的形成背景作一交代。 第二部分,就郑孝胥的书法实践予以研究。郑孝胥书法诸体皆能。篆书上,他大小篆皆涉,而小篆尤擅;隶书是其最为重视的书体,风格主张平正;行楷是郑孝胥成就最高的书体,在这一节,分帖学和碑学两方面梳理了郑孝胥的学书历程,并整体上对郑孝胥的碑帖观作一概述,肯定其行楷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成就。本部分第四节,,就郑孝胥的草书理论作一探究,郑孝胥作书虽不以草书为主,然其书论,不无借鉴之处。 第三部分,讨论郑孝胥以雅俗论为核心的书学思想。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就书法的雅、俗二者作一解辨,进而列举郑孝胥“俗”的种类。第二节“脱俗就雅”是郑孝胥雅俗论的重点,我们对之分为师古与创变论、学养论、人品论、“泻意”论四点进行探讨。欲脱俗就雅,应首先在技法上予以师古和创变,进而读书以增学养、重“节”去“邪”以修人品,而关键在善养“浩然之气”,以气驭书,从而“泻意”于笔端。其脱俗之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总之,我们本着不“因人废书”之原则,就郑孝胥的书法实践和书学思想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讨。郑孝胥书论纷繁浩博、涉及面广,又限于学识和精力,使得我们的研究,尚未能得其要旨,其论阙处,以待将来。
【关键词】:郑孝胥 书法 交游 实践 雅 俗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3
- 一、 研究对象及意义9
- 二、 研究原则与方法9-10
- 三、 研究回顾与展望10-13
- 第一章 郑孝胥生平与书法交游13-23
- 一、 晚清民国书法大势13-15
- 二、 郑孝胥生平15-19
- 三、 郑孝胥书法交游丛传19-23
- 第二章 郑孝胥书法实践23-62
- 一、 篆书23-31
- (一) 大篆24-25
- (二) 小篆25-31
- 二、 隶书31-40
- (一) 笔法31-33
- (二) 笔势33-35
- (三) 取法35-38
- (四) 风格以含古意、平正为上38-40
- 三、 行楷书40-56
- (一) 帖学历程40-46
- (二) 碑学历程46-52
- (三) 郑孝胥的碑帖观52-53
- (四) 郑孝胥行楷书法成就53-56
- 四、 草书56-62
- 第三章 郑孝胥书学思想—以雅俗论为核心62-95
- 一、 雅俗之辨63-71
- (一) 雅俗之界定63-64
- (二) 郑孝胥论“俗”之种类64-71
- 二、 脱俗71-95
- (一) 师古与创变论71-76
- (二) 学养论76-79
- (三) 人品论79-85
- (四) “泻意”论85-95
- 结语95-97
- 参考文献97-102
- 附图102-106
- 后记106-1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丛文俊;;说“俗”[J];书法之友;1995年01期
2 王秀敏;;“八分”研究综述[J];书法赏评;2011年05期
3 潘如丹;郑孝胥书法研究[J];文物世界;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011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1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