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汉字衍生—汉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1:10

  本文关键词:汉字衍生—汉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视觉传达 文字 汉字图形化 平面设计


【摘要】:汉字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这种功能性在于它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则会体现在对文化的传承。中国的汉字在历史的洗礼中,经历了亘古的改变,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与历史同存,与文明同在。 汉字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之一,汉字同样为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与便利,同时,汉字的功劳我们也不可埋没,汉字拥有着灿烂的文化,是弘扬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纽带。汉字至今扔在同行,它具有古老的传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悠久的文明。 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应该具有中国的特色,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在我们的设计中应该在文字的运用上,一眼就能够看出是属于我们中国的设计。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融合世界各地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从而形成能够走在国际舞台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也能够在今后的舞台上有发展空间,才能够更多的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我们不单单要一味的模仿,要与国际接轨,要能够在符合我们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吸取他国优秀的作品以及经验,能够更趋向国际标准,这一切都还需要我们的努力。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要走出一个误区,要将这种模仿和借鉴真正的体现在我们的民族性上,以及我们的民族特点中,在未来的设计中,汉字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角色,也将走向一个更大的设计舞台。
【关键词】:视觉传达 文字 汉字图形化 平面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51;J292.1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一、绪论5-9
  • (一) 研究背景5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5-6
  • (三) 国内外汉字图形化设计的现状6-7
  • (四) 汉字图形化的基本涵义7-9
  • 二、汉字的历史发展溯源9-13
  • (一) 汉字的起源与雏形9-11
  • (二) 汉字的发展11
  • (三) 汉字的象征意义11-13
  • 三、汉字与图形的关系13-19
  • (一) 图形概述13-15
  • (二) “以图造字”的界说15-16
  • (三) 汉字图形的产生与沿革16-19
  • 四、汉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19-31
  • (一) 汉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力19-21
  • (二) 汉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手法21-24
  • (三) 汉字图形化在实践中的运用24-29
  • (四) 汉字艺术形态的未来探索和展望29-31
  • 五、结论31-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34
  • 作者简介3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4-3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远明;;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文字研究的初步设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周良发;;梁漱溟与钱穆的文化观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岳介先,伏爱华;萨特的想象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郑淑婷;;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胡志明;;释读“书画同源”——对汉字与绘画在起源上的关系的一点看法[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智武;;东晋南朝墓志俗字及其成因探析[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马东平;;八坊民俗文化中商业文化特征及其建构[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能;高福聚;;古汉字中的建筑遗迹[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梅;;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f替,

本文编号:1014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14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