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北朝晚期佛教摩崖刻经书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0:35

  本文关键词:北朝晚期佛教摩崖刻经书法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艺术 北朝晚期 佛教 摩崖刻经 书法风格


【摘要】:北朝晚期的佛教摩崖刻经是在"末法思想"和"灭佛运动"的影响下,以护法为目的而依山凿刻的巨型书法作品,以使佛陀教义"逢劫火而莫烧,对灾风而常住"。通过对可感不可见的佛学理念的观照,塑造出了可感可见的书法形象,使刻经作品具备佛教的审美特质,创造出了独特的"刻经体"书法样式。这些摩崖刻经不仅仅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作品,被誉为"大字之宗,榜书鼻祖",更是书法的形式与意义相统一的典范之作。摩崖刻经以其具有佛性的文字形象及其经文本身共同构建了佛教的文字般若,使人们通过对文字的观照领悟佛法实相。其书法空寂庄严、肃穆雄浑,开创出了独特的宗教审美意境和书法表现形式,这是其伟大的创造,也是佛教艺术史和中国书法史上不朽的杰作。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书法艺术 北朝晚期 佛教 摩崖刻经 书法风格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一、佛法教义与中国书法在世界各民族中,唯有中华民族把应用文字的书写变成独立观赏艺术,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支配,可以说“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自佛教文化传入汉地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谭代龙;;《南海寄归内法传》“行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管欣;;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潘江艳;;南北朝文学相互影响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粮食的水运与仓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7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一——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8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宣景宏;吕德国;王昭;;苹果称谓的探究和辽宁苹果的栽培历史[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5 李雄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百岁;;唐代吐蕃高僧法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8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10 赵振华;徐有钦;;隋左武卫将军周法尚墓志研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8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传明;湖湘寺观园林的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鲍顾瑜;日本遣明使与中日观音信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序兰;浅谈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的书法艺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Z1期

2 国泉;醉蘸黄河水 狂书华夏情——杨锡柱和他的书法艺术[J];市场研究;1997年03期

3 ;姚健书法艺术简介[J];山东农机化;1997年12期

4 曾铭;;天趣若随吾笔转 画禅无墨教谁参——释普荷及其书法艺术蠡评[J];书法艺术;1997年06期

5 李志华;;积淀与突破——梁修书法艺术述评[J];青年思想家;1998年02期

6 陈文轩;浅说庄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梅朵;;努力改变自己[J];心理世界;2003年07期

8 郭风;兼备众体,自成一家——浅说黄宝春书法[J];福建文学;2004年11期

9 叶枫;;根之情——冯国堂书法艺术展侧记[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6期

10 ;张惠臣艺术人生[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3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V匆,

本文编号:102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2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