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甘南藏文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3:19

  本文关键词:甘南藏文书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 藏文书法 甘南藏文书法


【摘要】:藏文书法作为藏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播载体,在文字的起源和工巧学的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它还未能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藏文的不断发展,其书法形式也在千余年的社会变革中逐渐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形式各异的多种传承体系。其中,有一种以地域为界,对某一地理位置的特定书法体系冠以特殊名号进而加以分类的传承形式,这种传承形式以其特有的传承体系和形体构造影响着整个藏文书法的发展趋势,它主要出现在甘南、尼木、德格等地。然而,这些传承形式中的很多书体都己失去确切的传承信息、原有的形体结构以及笔法特征,濒临灭绝。近四十年来,国内外藏学研究者对藏文书法虽也有些零散、通论的研究,但对此种藏文书法分类体系,却尚未触及。因此,笔者以自己熟悉的甘南地区为考察对象,就地取材,通过研读各种相关材料和书法文本来对该种传承形式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藏文书法的发展有所裨益。在以下正文中,笔者充分考虑藏文书法作为书法文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采取不同学科共同参与、多元视角共同对话的方式,试图对甘南藏文书法进行多维立体的解读。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学考察和文化学理论层面的考察、文献学以及比较学和书法学等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对甘南藏文书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文章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书法"与“藏文书法”初论。这一章中笔者主要论述了自己对“书法”文化粗浅的认识,并简单论述了“藏文书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以此揭示了现有的“藏文书法”研究存在的偏颇与问题,主要源于对“藏文书法”“文化语境"的忽视。第二章,略论“甘南藏文书法”的历史渊源。这一章笔者主要分析了甘南藏文书法产生的先决条件和传承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依据相关文献的记载对其传承作了一些初步的考察与论述,罗列了各传承体系的来龙去脉,表明“传承”对当下藏文书法学习具有重大意义。第三章,“甘南藏文书法”的个案研究。这一章中笔者以甘肃省佛学院的藏文书法教学为例,主要论述了该院藏文书法教学的发展因素和基本特点,以及该院藏文书法教学对甘南地区藏文书法教学体系的影响。同时,依据该院藏文书法教学的影响,简单论述了该院藏文书法发展中所存在的两种问题。为今后甘南地区藏文书法教学及其发展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依据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书法学以及比较学等理论基础,外加笔者长期的观察和练习经验对“甘南藏文书法”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表明了甘南藏文书法不但与先前的卫藏腹地有着深层的渊源关系,而且还有着自己特殊的风格;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该地藏文书法的产生与发展原因及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今后藏文书法的教学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书法 藏文书法 甘南藏文书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绪论14-19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14-15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15-17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17-19
  • 第一章 “书法”与“藏文书法”初论19-32
  • 第一节 关于“书法”的一般描述20-23
  • 一、“书法”即着意书写的文字20-21
  • 二、“书法”即一门综合性学科21
  • 三、“书法”即学书之法21-22
  • 四、小结22-23
  • 第二节 关于“藏文书法”的整体描述23-32
  • 一、话语语境23-27
  • (一) 术语24-26
  • (二) 表述方式26-27
  • 二、书体种类及其发展27-32
  • (一) 书体种类28-31
  • (二) 发展特点31-32
  • 第二章 略论“甘南藏文书法”的历史渊源32-47
  • 第一节 “甘南藏文书法”的产生及其条件32-39
  • 一、创作主体:甘南先民的形成33-35
  • 二、产生机缘:藏传佛教的传播与普及35-39
  • (一) 卓尼大寺36-37
  • (二) 拉卜楞寺37-39
  • 第二节 “甘南藏文书法”的传承及其考述39-47
  • 一、相关文献的梳理40-43
  • (一) 《安多政教史》40-41
  • (二) 《藏文字帖》41-43
  • 二、“甘南藏文书法”的传承略考43-47
  • 第三章 “甘南藏文书法”的个案研究47-61
  • 第一节 甘肃省佛学院的创建及其历史沿革47-48
  • 第二节 该院藏文书法教学的发展因素48-50
  • 一、官却加措48-49
  • 二、卡加久美49-50
  • 三、小结50
  • 第三节 该院藏文书法教学的基本特点50-55
  • 一、书写用具:应运而生且不墨守成规51-52
  • 二、文本内容:风格鲜明且又传承有序52-55
  • 第四节 该院藏文书法教学的影响与问题研究55-61
  • 一、影响55-57
  • (一) 师承传统体系:使“甘南藏文书法”有据可循56
  • (二) 放眼网络媒介:使“甘南藏文书法”多元发展56-57
  • 二、问题57-58
  • (一) 教学安排:由于体制所限教学课时严重告急57-58
  • (二) 传播效应:只停留于部分学院而未触及到基层58
  • 三、解决方案58-61
  • (一) 对于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58-59
  • (二) 结合实际提出的两点对策59-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80
  • 后记80-8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拉巴次仁;;弘扬藏文书法艺术[J];出版广角;1997年05期

2 邹志伟;侯甬坚;;民国时期拉卜楞寺僧侣制度与甘南藏区环境初探[J];西北人口;2012年02期

3 纵瑞彬;藏传佛教与藏文书法[J];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01期

4 杨承丕;;藏文书法与文房四[骩J];西藏研究;1985年01期

5 杨忠泰;藏文书法艺术简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6 吉米平阶;;独树一帜的藏文硬笔书法艺术[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1年02期

7 纵瑞彬;藏文书法形态发微[J];西藏研究;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1028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28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