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本文关键词:汪新士篆刻艺术成就
【摘要】:汪新士是上个世纪活跃在湖北荆州地区的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先后为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丁辅之、唐醉石及韩登安、马公愚的入室弟子。23岁加入西泠印社,中年加入东湖印社,他游刃分寸金石之间60余年,其印学特点以浙派为宗,上溯秦汉,下法邓赵,广涉甲骨、钟鼎、诏版、封泥、砖瓦等金石文字。他一生与苦难、孤独相伴,在“反右”运动和“文革”中遭下放,两次身陷囹圄。但他对艺术充满激情,在艰苦环境下创造了许多篆刻作品。晚年他创建南纪印社、北斗印社,并由其弟子创立中流印社完成了他的夙愿。他传授了二千多名弟子,尤其对于湖北和深圳地区的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贡献。 汪新士的艺术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5岁到35岁(1927—1957年),少年时期受其舅父著名书画家余绍宋的影响,临习诸家书法,青年时期先后从师韩登安、丁辅之、王福庵、唐醉石、马公愚学习篆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印学基础,这段时间他完成了《治印日记》、《娱亲印存》、《养气斋印存》等专集。第二阶段,36岁到64岁(1958—1986年),在这段长达30余载的下放和监狱生活中,创作了许多成熟的篆刻作品,其中《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是他篆刻艺术中最成熟、最顶峰的代表性的作品。并且他首创以单刀刻爨宝子碑边款。第三阶段,65岁到79岁(1987—2001年),这段时间,他自由之后,晚年积极投身于书法篆刻授徒以及印社活动,推动了湖北和深圳两地的篆刻艺术的发展。代表作有《汪新士书法篆刻集》。 本文就以他的这三个重要的阶段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青少年时期,他广撷兼资,详细论述汪新士篆刻风格形成的脉络。第二章,中年时期,具体分析他的印风特点,重点阐述其《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的艺术价值。第三章,晚年时期,介绍他的印学活动。
【关键词】:汪新士 篆刻艺术 浙派 印从书出 印外求印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29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 关于研究对象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三、本文的研究角度9-10
- 第一章 汪新士印风行成脉络10-22
- 一、以浙派为宗10-15
- 二、上师秦汉,,下法邓赵15-19
- 三、印从书出19-22
- 第二章 汪新士治印特点22-36
- 一、《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艺术价值——印外求印22-27
- 二、《毛泽东诗词集句印谱》和其他印人的比较27-30
- 三、边款艺术30-36
- 第三章 汪新士印学活动36-44
- 一、汪新士所参与的5 个印社36-41
- 二、汪新士对湖北地区印学的影响41-43
- 三、汪新士的学生43-44
- 结语44-45
- 注释45-48
- 图版来源48-55
- 参考文献55-56
- 致谢56-57
- 附图57-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伟;;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齐白石印艺溯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姜栋;;从形到意:二十世纪甲骨文书法实践谫论[J];东方艺术;2007年16期
3 包铭新,李甍,巢晃;近代上海女书画家的社会角色[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氏民;再论民国官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5 廖晓晴;;清代考据学与篆刻艺术的复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孙成武;;高等院校篆刻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徐咏平,吕郁芳;关于女性篆刻的思考[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田一平;;民国时期上海书画家社会生活(1912-1937)[J];史林;2009年05期
9 林韦弦;;试论赵叔孺美术教育师承模式[J];美术大观;2011年03期
10 朱万章;;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陈师曾与齐白石的翰墨因缘[J];美术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钟淳;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孙雅芬;桂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爱民;二十世纪甲骨文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顾琴;海派篆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2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