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编年记》书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3:08
本文关键词:睡虎地《编年记》书法艺术研究
【摘要】:睡虎地《编年记》是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中出土的,其出土时间为1975年12月。睡虎地《编年记》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秦国官方用字与民间用字有关键性的意义。从考古发现的大量秦国民间简牍资料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民间文字显然比官方通用的篆书开放并且活泼。在战国末期,秦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书体是秦隶。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时为了书写的方便、快捷不断改造本国官方书体---秦篆。这样的民间书写体在秦篆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这就是秦代初期隶书形成的一个因素。这些简牍书法出土后,很多学者认为简牍上的书法字体就是早期秦隶。所以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民间手写体,这种文字既保留了商周时期金文大篆的部分特点,又存在有汉魏时期隶楷文字的缩影,在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睡虎地《编年记》笔法率真、豁达,字形随意,章法宽松。这样的书法风格对本人的毕业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 《编年记》 艺术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选题与实现方案8-10
- 1.1 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8
-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动态分析8
- 1.3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8-10
- 第二部分 睡虎地《编年记》书法艺术研究及对毕业创作的启示10-21
- 2.1 睡虎地《编年记》简介10-12
- 2.1.1 书写内容及文书性质10-11
- 2.1.2 书写者及书写时间11-12
- 2.2 睡虎地《编年记》艺术风格分析12-18
- 2.2.1 笔画笔势特征13-15
- 2.2.2 字形结构特征15-17
- 2.2.3 整体章法特征17-18
- 2.3 对本人毕业创作的启示18-21
- 2.3.1 笔法笔意的运用18-19
- 2.3.2 字形结构的借鉴19-20
- 2.3.3 整体章法的启示20-21
- 结语21-22
- 参考文献22-2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3-24
- 致谢24-25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5-26
- 承诺书26-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占涛;;秦代“书同文”及其文化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代宁;睡虎地秦简文字构形系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3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