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中国传统碑刻刻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4 19:01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碑刻刻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工艺 碑刻 雕刻艺术 刻工 技艺


【摘要】:碑刻制作技艺源于中原,历史悠久,以精巧细致、格式独特、保存永久、内容丰富、独树一帜为特点。自宋代碑刻由实用性向艺术性方向转化开始,历经元代,至明清达到鼎盛,其门类齐全,题材广泛,并可分类出行业碑刻。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碑刻艺术也逐步走向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碑刻制作技艺逐步被人遗忘,无人继承。文章试图对刻工及其技艺作初步的探讨,以期使碑刻艺术在今后能够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 碑刻 雕刻艺术 刻工 技艺
【基金】: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碑刻纹饰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CXZZ13 0849)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繇,④东晋书法家戴逵,唐代的李邕都喜自己刊刻。此时,有名的刻工开始受到重视,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的碑一、碑刻之刻工的形成与演变刻,多出自镌刻名家万文韶之手。⑤晚唐柳公权所写的碑铭,大碑刻的功能主要是具有纪念性,意在流传久远,那么对刻多是邵建初、邵建和兄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献奇;;唐张说墓志考释[J];文物;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之惃;“洪门”考源[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2 王竞芬;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梁继;;唐梁升卿书《张说墓志》考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汪国林;;试论宋仁宗朝前期文人雅集唱和活动与诗作[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邢铁;;唐宋时期“同居合活”家庭简说[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汪圣铎;高磊;;从佛教内道场看宋朝的政教关系[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吕变庭;北宋士大夫的人格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8 谢波;;北宋对“归明人”的法律控制[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9 吴增辉;;士、庶地位的转换与士、庶文化的消长合流——兼论宋词雅化的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10 李真真;;宋人“党”观念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丹;;《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十年辛劳,终见成果[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2 张福昌;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产业[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作堂;传统工艺的解构继承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转换运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青言;用举证的方式来探寻中国传统工艺设计的科学历程——《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访谈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3期

5 朱碧其;;《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问世[J];上海工艺美术;2005年04期

6 青言;探寻中国传统工艺设计的科学历程——《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访谈录[J];美术之友;2005年03期

7 王余烈;;器,道,生活——论传统工艺史论教学中的视界[J];艺术教育;2006年06期

8 汤兆基;;留得“鬼工”为后人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编后[J];上海工艺美术;2006年03期

9 余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工艺教育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10 刘军;;刘师培对传统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王大庆;《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具极高学术与历史价值[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姚贞;《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已出14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于文杰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探求中国传统工艺全球化发展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文边;“王牌”效应[N];中国纺织报;2005年

5 刘晓宁;中国工艺美术是产品创新的重要资源[N];美术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聂超;扬州玉器设计进驻佛罗伦萨[N];扬州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乐;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稳”的心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立;薛福成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2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32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