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祥谈书法
本文关键词:张宗祥谈书法
更多相关文章: 西泠印社 书道 微力 眼距 指距 拨镫法 张迁碑 裹锋 方笔 笔阵图
【摘要】:正我与张宗祥先生交游数十年,为重振西泠印社,曾同尽微力。平日张冷老在闲谈时,关于书道的论述,或杂诙谐,或借比喻,因人而施启迪。这里忆及的虽是一鳞半爪,似也可供爱好书法的同志参考。关于笔法问题,张冷老有次直率痛快地说过无所谓"法"。只是用笔以中锋为主,偏锋为辅,随宜适用。断不能只用中锋或只用偏锋。一僵化,就很难写出好字来。谈到执笔,张冷老说,以大指距笔头二、三寸之间,乃可写小字,如要写大字,则要高些。字越大就越要高,运笔时就连眼睛也要高,身体也得随眼距而高,挺臂,悬腕,直至站着身写,浑身力气,多贯达笔
【关键词】: 西泠印社;书道;微力;眼距;指距;拨镫法;张迁碑;裹锋;方笔;笔阵图;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我与张宗祥先生交游数十年,为重振西泠印社,曾同尽微力。平日张冷老在闲谈时,关于书道的论述,或杂诙谐,或借比喻,因人而施启迪。这里忆及的虽是一鳞半爪,似也可供爱好书法的同志参考。关于笔法问题,张冷老有次直率痛快地说过无所谓『法』。只是用笔以中锋为主,偏锋为辅,随宜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志强;从社团组织发展看西泠印社[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胡志平;沈玉;;1933—1949年的西泠印社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徐清;;1949年至1979年西泠印社历史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丹韫;;西泠印社[J];浙江人大;2009年06期
5 吉熹;西泠印社迎来95华诞[J];上海工艺美术;1998年04期
6 胡志平;;西泠印社早期发展影响因素新论[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7 林梢青;;西泠不老 致敬110岁的西泠印社[J];新美术;2013年12期
8 卢振华;;金秋十月,西泠印社奏响艺术之歌[J];中国钢笔书法;2005年07期
9 刘火雄;;西泠印社:印坛盟主百年潮[J];读书文摘;2011年12期
10 张韬;西泠印社百年华诞纪念大会在杭州举行[J];青少年书法;2003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理;西泠印社随想[N];美术报;2009年
2 吕国璋 口述 张学勤 整理;恢复西泠印社的往事[N];浙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蔡树农;执掌帅印 众望所归[N];美术报;2011年
4 许石林;回看西泠印社沧桑百年[N];深圳商报;2004年
5 魏兼;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暨首届印文化博览会在杭州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郭斌;西泠印社举办第二届印文化博览会[N];经理日报;2007年
7 张乐;西泠印社:百年庆典背后的辛酸[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韩叙 黄全斌;西泠印社:金石红泥古韵里 百年名社气象新[N];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龙在宇 实习生 严萍;南充能否拥有自己的“西泠印社”?[N];南充日报;2010年
10 周树;主题:“守望”与艺术精神的承传[N];美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雨;西泠印社与中国印文化的近代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3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3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