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书道”阐微

发布时间:2017-10-16 10:02

  本文关键词:“书道”阐微


  更多相关文章: 书道 墨道 书妙 墨妙


【摘要】:本文从"正名"的角度阐释"书道"一词的由来及其底蕴,认为"书道"比"书法"的意蕴更丰富、更精深,不仅出现的时代较早,而且"书道"的"道"上通老子之"道",下挽魏晋玄学,又与《易》道关系密切,其中蕴含着传统书学的起源论、本体论、功能论和价值论。"书道"的意蕴在"书法"的另几个称谓如"墨道"、"书妙"、"墨妙"中亦可得到证明,从中可以发见传统书艺的某些本质特征。从更为宏观的意义上说,"书道"的"道"还是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因为中国艺术说到底都不外乎是"道"之"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而"道"则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书道 墨道 书妙 墨妙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在传统书学中,“书道”是“书法”的异称,却比“书法”的意蕴更丰富、更精深。只是由于古人视书法为“小道”、“末技”、“小技”、“余事”、“小艺”、“翰墨小事”,甚至径以“小道”来指称书法1,而中国历史上又有道家、道学等等的称谓,故“书道”一词较“书法”使用略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绪佐;“置物”与“输心”:从“写”之二义看书法艺术的本质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3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商原李刚;自然主义政治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李华华;;从“道”的演变看三教融合[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陈水德;;道家和谐生态思想的结构性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尉利工;;论意、象、言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侯会明;;如何全面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唐晓岚;季建乐;赵玮;;老子哲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路的启示——以江苏省金坛市上汤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宗廷虎;;钱钟书的理解修辞理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志豪;书道佛源[J];佛教文化;2001年06期

2 雷珍民;;山儥的书道[J];西部大开发;2007年11期

3 王子庸;;书法还是书道,,这是个问题——读《第二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作品集》[J];东方艺术;2008年24期

4 陈彬;;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浅谈“书道”的形而上色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5 范曾;;“书道”法自然[J];紫禁城;2009年04期

6 郭继民;;符号的跃迁:书写、书法与书道[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惟斋;;日本书道[J];中国书画;2011年01期

8 ;中部日本书道会 南京艺术学院互赠图书资料目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4年04期

9 寺尾善雄;秦丽敏;;日本的书道艺术[J];文化译丛;1985年01期

10 周汝昌;;■学——中国书道[J];中国文化;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颖;;以校园为载体,以书法为特色,探索书道育人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子夫;潜神玄默的书道寄寓[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何怀硕;书道与抽象画[N];美术报;2005年

3 记者 王坤宁;“无间书道”:网络视频的读书平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美术评论家 陈传席;医道和书道[N];美术报;2013年

5 何怀硕;书道艺术的自由和不自由[N];美术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程佳;全日本书道联盟:那一段“以书会友”的笔墨之缘[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记者 陈娟;日本太田市书道联盟会员作品展开幕[N];桂林日报;2010年

8 张虎;倾心翰墨学子多[N];中国艺术报;2001年

9 记者 魏伟 李向红;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成立[N];陕西日报;2013年

10 韩山师范学院院长 薛军力;致力海峡两岸弘扬中华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本文编号:1042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42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