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观念源流析论
本文关键词:唐代书法观念源流析论
【摘要】:本文以唐代书学观念的渊源流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尤其是对书学观念在唐代所经历的由“中世”至“近世”的转换过程予以重点关注。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魏晋南北朝书学观念的嬗变以及唐代书学观念的由来,其中主要内容为对魏晋“以自然为善”的书法观和南朝“法”和“以书近道”意识的萌生、以及南北书学观念在初唐的融合的讨论;第二部分论述初唐书家对书法理法系统的建构,其中主要内容为初唐书家如何把“阴阳”、“刚柔”的自然之道形诸笔墨,以及对如何兼摄书法中的“艺术性”和“近道性”。第三部分论述盛、中唐以后书学观念重使用和重创造的两个走向;第四部分论述中唐后新的书学系统的形成及“笔法至上”书学观念的凸显和影响。
【关键词】:唐代 观念 阴阳 笔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
- Abstract3-7
- 绪论7-10
- 一. 有关选题7
- 二. 研究现状7-10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观念的嬗变与唐代书学观念之由来10-30
- 一. 魏晋书法以“自然”为善的观念与永明年间“法”之观念的萌生10-20
- 二. 永明之后“技近乎道”观念的凸显20-23
- 三. 南北书学观念在初唐的融合23-30
- 第二章 初唐书家对理法系统的构建30-53
- 一. 重“秩序”的书学观30-38
- 二. 以对“阴阳”、“刚柔”自然之道的表现为旨归38-49
- 三. 对“美”与“善”的贯通49-53
- 第三章 重实用与重创造:盛中唐之际书法观念的两个走向53-74
- 一. “字样学”的盛行53-63
- 1. 集字的风气53-60
- 2. “干禄字学”的推波助澜60-63
- 二. 精英书家欲出古人之限的创造63-74
- 1. 忠于自我才性的意识与狂逸风气63-65
- 2. 精英书家的创造65-74
- 第四章 中晚唐“笔法至上”观念的日趋显现74-96
- 一.从伪托书论来看书学观念的新走向74-83
- 1. 伪托的原因及规模74-78
- 2. “务取省便、以类相从”观念下书法法则的总结78-83
- 二“笔法至上”观念的凸显83-92
- 1. 对笔法研究的增加83-87
- 2. 对书法名家“笔法授受谱系”的构造87-92
- 三.“笔法至上”书法观对后世的影响92-96
- 1. “笔法衰绝”书法史观的形成与书家技法关注点的改变92-93
- 2. 布白传统的破坏与书法赏鉴的粗疏93-96
- 结语96-98
- 征引文献98-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会;论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J];美与时代;2004年11期
2 侯忠明;;唐代书法繁盛之教育成因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3 任平;唐代书法对统一新罗时代书法的影响[J];当代韩国;1997年01期
4 姚山晨;试析唐代书法繁荣的原因及其特点[J];淄博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5 李霞;;唐代书法的审美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4期
6 张颖炜;试论唐代书法与唐诗的相互关系及影响[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胡源,白羽;唐代书法艺术的主旋律:阳刚之美[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李志刚;唐代书法的艺术表现性简论[J];书画艺术;2005年04期
9 刘晓陶;;论唐代书法美学的“自然观”[J];美术观察;2008年07期
10 李正庚;;唐代书法私学教育[J];学术交流;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志和;书学昌隆的唐代书法(一)[N];中国文物报;2001年
2 凌家民;瘦·肥·瘦[N];黑龙江日报;2000年
3 裘金康;人品与书品[N];美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思飞;唐代书法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思静;唐代书法与诗歌的美学思想探微[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熙淳;唐代书法观念源流析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3 田万东;唐代书法盛况及成因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于敏;唐代书法品评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富林;唐代书法艺术精神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新荣;唐代书法美学思想与主体精神演变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陈秀杰;唐代书法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7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4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