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清代吕世宜的书艺成就及对台湾书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8 16:11

  本文关键词:清代吕世宜的书艺成就及对台湾书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吕世宜 书法 艺术成就 台湾 板桥林家


【摘要】:吕世宜博涉多能,工书能画,各体书法兼长,以篆、隶为高,草、行、楷可观。道光年间,吕世宜从福建至台湾,引进碑学书风,对于清代后期的台湾书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至日据时期书家师法其书学风格方面最为明显。吕世宜继承了优秀正统的中原文化艺术,将中国书法艺术与书学播种台湾,影响台湾文艺发展深远,对闽台文化的交流贡献甚巨。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吕世宜 书法 艺术成就 台湾 板桥林家
【分类号】:J292.1;K825.72
【正文快照】: 一、吕世宜的生平、交游(一)吕世宜的生平吕世宜(1784-1855)又名大,字可合,号西村,又号种花道人、顽皮汉子、瓢道人、百花瓢主、铁生,晚称髯可、不翁。祖籍福建同安县翔凤里十八都西村(今属金门县),其祖吕国典、父吕仲诰自金门迁居厦门,住盐菜巷(今盐溪街)。①生于乾隆四十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晓淼简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5期

2 邱世鸿;;林散之书法的文化意义[J];中国书画;2004年03期

3 刘国明;;诗魂铸就豪墨雄——浅析陆游书法艺术成就[J];中国教师;2011年15期

4 许杏林;;江山代有才人出——评夏颖书法[J];北方美术;1995年04期

5 蔡友;;一见钟情 爱不释手——3本颇有新意的精品书[J];全国新书目;1998年11期

6 赵丽宏;独辟蹊径谢春彦[J];小说界;2004年06期

7 ;孙大宇辑评[J];中国书画;2008年03期

8 刘加宽;郭海鹰;;对文征明绘画艺术的浅析[J];华章;2011年19期

9 刘锦林;临帖——入古出新的不二法门[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军;清代邓渭竹刻作品风格与艺术成就[J];收藏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滴石穿——雷珍民书法》简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石谷风;;程奂轮的两幅书法剪纸[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蒋立群;;“中国书(艺)”之东方魅力及现代意义——“书法热”探奥(摘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5 钟明善;;序《余明伦书法选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6 刘敬;;关于写字教育与书法素质教育在大中专院校普及现状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王丕琢;;浅析书法与民俗[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金春郊;;高校书法教学应侧重实用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何永胜;;高校书法教学探索[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舜庆;“汉白元朱丽贞石,柳骨颜筋铸金体”[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好云;好字不如烂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傅周海;书贵自然[N];美术报;2001年

4 王岳川;学者书法的当代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单国霖;书法停云铁铸成[N];中国商报;2004年

6 雍乾;罗杨:吹尽狂沙始见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陈念云;王元化与书法[N];解放日报;2004年

8 孙鹤;书法与中国文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9 吴振锋;陕西书法的文化取向[N];陕西日报;2003年

10 陈履生;书法热在表面却掩盖了本体的许多问题[N];文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龙海;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巫o,

本文编号:1055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55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