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国时期甲骨文书法的风格
本文关键词:试论民国时期甲骨文书法的风格
更多相关文章: 甲骨文书 书法创作 丁佛言 中国书法艺术 胡小石 写经书法 书法风格 董作宾 骨文 考古成果
【摘要】:正民国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较为特殊的时期,也是书法创作在许多方面(如甲骨文书法、简牍书法、敦煌晋唐写经书法等)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阶段。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书法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当民国时期的一些甲骨学者和艺术家,诸如罗振玉、王襄、丁佛言、简经纶、胡小石、董作宾、郭沫若等对甲
【关键词】: 甲骨文书;书法创作;丁佛言;中国书法艺术;胡小石;写经书法;书法风格;董作宾;骨文;考古成果;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民国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较为特殊的时期,也是书法创作在许多方面(如甲骨文书法、简牍书法、敦煌晋唐写经书法等)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阶段。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书法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当民国时期的一些甲骨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道森;;董作宾甲骨文书法探论[J];美术大观;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民国篆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华;悉敲古韵 元脉悠长——赏析甲骨文书法的风格特点[J];书画艺术;2003年02期
2 郭昊;甲骨文书法艺术美初探[J];美与时代;2004年06期
3 张坚;;甲骨文书法艺术[J];殷都学刊;2007年01期
4 张伯煊;;张伯煊书法[J];殷都学刊;2008年04期
5 陈爱民;;中、日、韩和新加坡甲骨文书法之比较[J];艺术百家;2009年06期
6 李俊国;;谈甲骨文书法的学习[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刘鹏;;“甲骨文临创”粹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1期
8 宋镇豪;甲骨文书学发展简说[J];殷都学刊;1994年04期
9 姬长明;;姬长明甲骨文书法选[J];唯实(现代管理);2014年04期
10 严东篱;汉字鼻祖甲骨文出土的世纪庆典——记“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J];江海侨声;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甲骨缘 中国心——江苏省甲骨文学会首次访问台湾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巡回展[A];台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蓝青;;秦士蔚先生甲骨文印章的艺术特征[A];台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嘉超;张佳辉;付灿辉;罗雅慧;陈晓颖;陈晓茹;邹凌铃;;“甲骨文”家居创意设计与营销策略[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程瑛 查鑫 程红根;甲骨文与现代人的“亲密接触”[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 贾宇 赵秋丽;我国甲骨文书法水平亟待提升[N];光明日报;2009年
3 马洪;简琴斋与甲骨文入印的发端[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陈振海;心存有天知[N];消费日报;2006年
5 记者 姚学文;谢兆岗甲骨文书法在长开展[N];湖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林鸣;飘逸的凝重[N];中国质量报;2001年
7 陆健;我与甲骨文书法[N];文学报;2012年
8 记者 石朕;市甲骨文学会成立[N];大连日报;2012年
9 王小琪;甲骨文的发现与学者之功[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周巧红 实习生 张天俐 胡少鹏;龙飞凤舞翰墨问[N];安阳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爱民;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立奎;何组甲骨文书刻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田荣菲;历组甲骨文书刻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姜栋;20世纪大陆地区甲骨文书法实践状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池现平;近现代甲骨文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贺贵富;从神本走向人本[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6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7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