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书法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22:03

  本文关键词:书法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审美 中国历史发展 中国汉字 名家名作 心理过程 形式美法则 结字 形态美 书风 字法


【摘要】:正中国汉字有着漫长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还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书法名家名作层出不穷、浩如烟海、流派众多、审美多元,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一、审美与影响审美主体的因素审美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职业、年龄、性别对美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尽相同。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
【关键词】艺术审美;中国历史发展;中国汉字;名家名作;心理过程;形式美法则;结字;形态美;书风;字法;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中国汉字有着漫长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还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书法名家名作层出不穷、浩如烟海、流派众多、审美多元,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一、审美与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湘科;论青年成长与艺术审美[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金洪大;试析艺术的本质特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盖生;论经典艺术审美价值的永恒性——兼论艺术审美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关系[J];求索;2005年01期

4 王汶成;;论“艺术审美经验”的涵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月;;对科学技术介入下艺术审美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6年11期

6 李沛泽;何蔚;;论当代医学高专素质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J];现代交际;2012年05期

7 孙作东;朱珍钰;;把“艺术审美”纳入大学必修课的理性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8 里言;艺术审美与道德批判——评内蒙厂影片《曝光》[J];电影评介;1990年08期

9 穆纪光;商业艺术审美的五个领域[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10 博巍;浅析商品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区别和联系[J];理论导刊;199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纪彬;;论艺术审美反映论三个理论层面及其相互关系[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米静霞;;艺术审美面面观[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3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孙成林;;论书装艺术审美客观标准的多重性[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5 袁新荣;;浅谈群众音乐的多层次多功能[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许文菲;;电脑图标的艺术审美功能[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林戈尔;;音乐的实用功能定位及其分类[A];中国演员(2012年第5期总第29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杨维娜;彰显艺术的诗性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张丽军;通往诗意栖居的艺术之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盛葳;当代艺术“划界”与“跨界”再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黄会林;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电影频道[N];文艺报;2012年

5 全国政协常委 著名艺术家 韩美林;公共空间的艺术审美[N];解放日报;2012年

6 许民彤;我们还有没有艺术的趣味[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蔡萌 实习生 苏丹丹;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12年

8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尤洋;艺术审美是否意味着实现自由观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9 吴新;政府组织实施当代艺术推广计划[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马也;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N];文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邹跃进;观念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力;浅谈综合绘画中材料的发展和艺术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英宇;艺术观念的演进与变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李青;从艺术到公共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陈凯丽;南京明代艺术特征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睢建环;公共艺术初论[D];天津大学;2005年

7 郭海贝;市场与艺术家的自我纯粹性[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8 应爱萍;苏珊·朗格艺术幻象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海军;我国当代艺术对设计的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蓉成;艺术的神圣性简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85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85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