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

发布时间:2017-10-24 21:26

  本文关键词: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


  更多相关文章: 考古 文物 文献 多重证据法 综合释证 字体 名实 手写体 刊刻体 毛笔 简帛 植物纤维纸 体用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达,中国历代文物资料大量出土。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这些新材料引起了学术研究的新问题,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促生了学术研究的新方法。学者结合传世文献,对旧有的学术研究重新审视,从而引起了学术研究的繁荣。因为出土文物资料大部分与书法相关,学者援引出土文物资料,与传世文献、书法文物对比参正,综合考察,也促成了书法研究的新局面。同时,与书法相关的文物资料的大量出土,极大地开阔了书法家的眼界,修正了他们对经典的理解,也引起了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 陈寅恪先生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本书建立在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将传世文献、传世书迹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书法研究、书法史研究和书法艺术创作作全面反思,力图反映文物、文献等多重证据综合考察下书法研究和创作的新成果。本书努力探讨新发现下书法研究的新范式,对书法史重建的前景进行了反思,对如何结合新材料进行书法创作、从而开拓新的领域进行了探讨。 本书共五章。第一章“绪论——文物、文献与书法研究”:本章主要申说本书写作旨趣,阐明研究方法。本章分三节,第一节阐述新材料与新学问的关系。历史上新材料的发现,常常引起新学问的诞生。二十世纪以来的考古新发现,开拓了书法研究的新领域,引发了书法研究的新问题,开阔了书法研究的新视野,更新了书法研究的新范式。新材料的发现,为书法研究和书法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第二节主要阐述本书运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对书法研究范式的探索,即书法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综合运用。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地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结合书法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了“多重证据法”,即以出土文物资料、传世文物资料与传世文献资料瓦相释证;与书写活动相关的物质材料与书法文物资料、文献资料互相释证;书法墨迹与刊刻资料互相释证;出土文物中的无名写本与传世经典写本、拓本互相释证,等等。多重证据之间互相补充、发明,从而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古代书写活动的真实情况,为书法研究和创作提供参照。第三节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具体说明在多重证据互相释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必须要综合运用传统语言文字学和文献学等方面
【关键词】:考古 文物 文献 多重证据法 综合释证 字体 名实 手写体 刊刻体 毛笔 简帛 植物纤维纸 体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292.2;K87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文物、文献与书法研究13-36
  • 第一节 新材料与新学问13-16
  • 第二节 多重证据法与书法研究16-19
  • 第三节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9-36
  • 第二章 书法视野下的字体研究36-79
  • 第一节 古代字体的名、实和体、用36-41
  • 第二节 小篆、古隶“一体二用”说41-70
  • 第三节 对“一体二用”说的推阐70-79
  • 第三章 多重证据法视野下的书法研究79-103
  • 第一节 多重证据法视野下的书法本体研究79-86
  • 第二节 多重证据法视野下的书法史“重建”86-103
  • 第四章 文物研究与书法创作103-118
  • 第一节 学术与艺术103-110
  • 第二节 文物研究与书法创作110-118
  • 第五章 与书法相关的物质材料的研究118-126
  • 第一节 文具对书法活动的影响118-123
  • 第二节 家具对书法活动的影响123-126
  • 附录: 参考图版126-150
  • 主要参考书目150-155
  • 致谢155-15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56-15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亚军;书法侧锋用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0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90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