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明清时期主要书法美学思想的逻辑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26 07:35
本文关键词:简论明清时期主要书法美学思想的逻辑发展
【摘要】:经历了发端、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到了明、清两代,中国古代书法美学思想必然地进入了守成期。其表现就是书学论著的大量出现。本文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明代、清代前中期和清代后期三个阶段,针对中国古典书法美学思想的延承情况及求新求异的新型美学的发展状况,从时代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具体书法美学思想,分别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明 清 书法美学 代表思想 碑 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292.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前言8
- 一、明代书法美学思潮8-19
- (一) 明代书法美学思潮形成的背景8-14
- (二) 明代书法观与美学思想概述——复古基调与反叛意识14-19
- 二、明代具代表性的书法美学思想19-42
- (一) 以丰坊为代表的理学化书法美学19-21
- (二) 项穆:“规矩从心,中和为的”21-26
- (三) 徐渭:“独抒性灵”与“警惕”功夫二者并重26-30
- (四) 在比较中呼吁创新的董其昌《画禅室随笔》30-36
- (五) “博采众长,始自成家”的赵宦光36-42
- 三、清代书法与书论概述42-44
- 四、清代前、中期的书法美学思想44-61
- (一) 清代前、中期书法美学思想形成的背景44-48
- (二) 尚丑怪、崇天性、标新立异的“异端”书法美学思想48-56
- 1、缘自反叛,归于创新——傅山的“四宁四毋”48-52
- 2、郑板桥:“领异标新”为美,择性情相近者学52-56
- (三) “非功力深者不解其难”——笪重光的技法美学论述56-61
- 五、清代后期书法美学思想61-92
- (一) 清代后期书法美学思想形成的背景61-64
- (二) 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刘熙载《书概》64-74
- (三) 碑学美学思想的逻辑发展74-92
- 1、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74-81
- 2、包世臣《艺舟双楫》:“书之妙在性情,能在形质”81-85
- 3、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碑学中兴的强橹85-89
- 4、碑学美学的意义89-92
- 小结92-93
- 引文注93-95
- 参考文献95-97
- 致谢97-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8-9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远;书法艺术在环境陶艺中的运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敏;笪重光书画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3 徐磊;碑学兴起对行书发展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陈成波;曾国藩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舒舒;清代扬州八怪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袁淑;从清代书风特色论赵之谦创新的艺术风格[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7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9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