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古玺章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26 23:20

  本文关键词:古玺章法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篆刻 古玺 章法 古文字 创作 发展


【摘要】:古玺是秦代以前印章的统称,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的印章。朱文古玺多为铸造;白文古玺有铸造也有部分为凿刻,一般带有边栏。部分楚玺、秦玺带有界格。在秦统一中国以前由于没有形成严格的玺印制度,加上各国使用文字的多变,工匠在印章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造精神,将原本奇诡多变的古玺文字通过适当的伸缩、变形以适应印面章法布局的需要,造就了天真烂漫、自由活泼的章法布局形式,在古印范式中独树一帜。印章技法主要包括字法、章法、刀法等。字法主要指用字形的间架结构、文字源流以及印章对文字的要求等;章法是印面文字本身以及文字之间的布局关系;刀法则主要包括执刀、运刀与以刀代笔的意韵等。一方作品中不论其文字变化多么丰富,刀法表现多么娴熟,如果章法安排得不好,那也是一方平庸之作。所以,印章的章法在印章的审美上非常重要。明清篆刻家经历了“印宗秦汉”学说的倡导,经过百年的传承,篆刻技法语言已得到长足的进步。此后,受“印外求印”创作思想的影响,篆刻家求新求变,广泛取法,拟古玺章法的创作作品和作者也越来越多,代表性的印人有黄牧甫、邓尔雅、乔大壮、李尹桑、来楚生等。以往对古玺的研究主要侧重印文的考释及印谱图录的出版,缺乏古玺艺术性表达的研究,尤其是对古玺章法的归纳和研究。当今古玺创作在写意印风中非常常见,古玺创作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刀法、字法、章法都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对古玺章法艺术规律的研究,不难出现一些粗头乱服、文字搭配散乱不当和无章无法的作品。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古玺的章法,希望能够通过对各类古玺印谱的分析比较和归纳,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将古玺的章法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分类,对古玺的材质、钮饰等因素暂不做过多的论述。
【关键词】:篆刻 古玺 章法 古文字 创作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3
  • 第一节 古玺的起源9
  • 第二节 古玺的艺术特征9-11
  • 第三节 古玺研究的成果分析11-13
  • 第一章 战国文字在古玺章法中的应用13-20
  • 第一节 文字“异形”是形成不同章法布局的重要因素13-14
  • 第二节 各国通用文字的“印化”与章法的关系14-20
  • 一. 齐系文字特点与齐玺章法14-15
  • 二. 楚系文字特点与楚玺章法15-17
  • 三. 燕系文字特点与燕玺章法17
  • 四. 晋系文字特点与晋玺章法17-18
  • 五. 秦系文字特点与秦玺章法18-20
  • 第二章 古玺章法类型分析20-39
  • 第一节 古玺章法分类20-29
  • 一. 古玺中界格的应用20-21
  • 二. 几何形的章法布局21-23
  • 1. “U”形章法布局21-23
  • 2. “//”形章法布局23
  • 三. 四周环绕式的章法布局23-24
  • 四. 上下错落式的章法布局24
  • 五. 对角呼应式的章法布局24-25
  • 六. 横向平行式的章法布局25
  • 七. 单字游离式的章法布局25-26
  • 八. 文字嵌合式的章法布局26
  • 九. 放射形章法布局26
  • 十. 一字重心式的章法布局26-27
  • 十一. 特殊形制的章法布局27-29
  • 第三节 历代拟古玺章法创作的经典作品举例分析29-39
  • 一. 明代古玺创作的特征29-30
  • 二. 黄牧甫流派的古玺创作30-35
  • 三. 近现代古玺创作的发展35-39
  • 第三章 古玺章法的当代应用和发展39-41
  • 第一节 当代篆刻家对古玺创作形式的开拓39-40
  • 第二节 古玺章法研究的现代意义40-41
  • 附图41-43
  • 参考文献43-4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绍宏;;关于《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征集的一批古代官印》中几个古玺文字的释读[J];中原文物;2008年03期

2 萧毅;;古玺文字“S儭钡牡赜蛱卣鱗J];长江学术;2010年03期

3 王辉;《古玺释文二则》[J];人文杂志;1986年02期

4 彭振贵;;古玺文辨释[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5 谷松章;李响;;古玺的产生[J];青少年书法;2006年03期

6 汪超;;漫议古玺与当代的古玺创作[J];青少年书法;2006年20期

7 李兰昌;“下匡取水”古玺浅释[J];文博;2000年04期

8 肖毅;古玺所见楚系官府官名考略[J];江汉考古;2001年02期

9 程训义;;四枚“尔”字古玺[J];检察风云;2008年11期

10 秦晓华;;三晋古玺考释两则[J];考古与文物;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松章;古玺创作的盛世与乱世[N];美术报;2007年

2 二泉;飘然思不群 大气任冲虚[N];中国文物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房钢;古玺章法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2 周善超;民国时期古玺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3 贾韵禾;古玺的当代创新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魏波;古玺形式美的发展与时代特征[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00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100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