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书法以外的颜真卿

发布时间:2017-10-27 23:25

  本文关键词:书法以外的颜真卿


  更多相关文章: 颜真卿 中国书法 安禄山 书法家 唐玄宗 唐朝 唐代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摘要】:正颜真卿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并称为唐代"四大书法家"。中国书法从汉朝开始发展,到了隋唐时代已达到了巅峰。因此之故,颜真卿的书法集常成为学习书法者的临摹范本。颜真卿除了以书法闻名于世以外,他的节操也为天下人所敬重。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这是唐朝
【关键词】颜真卿 中国书法 安禄山 书法家 唐玄宗 唐朝 唐代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颜真卿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并称为唐代“四大书法家”。中国书法从汉朝开始发展,到了隋唐时代已达到了巅峰。因此之故,颜真卿的书法集常成为学习书法者的临摹范本。颜真卿除了以书法闻名于世以外,他的节操也为天下人所敬重。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定仁;;宁死不屈的颜真卿[J];文史天地;2006年01期

2 吴克敬;;纸上泪渍赛墨深——颜真卿书法故事[J];紫禁城;2009年04期

3 邹德祥;;鲁公风节 烈日严霜——颜真卿与权相“忠奸不两立”的故事[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05期

4 嵇发根;关于颜真卿与杼山的考证[J];农业考古;2003年02期

5 罗盘;;东出长安向虎狼——晚唐之乱与颜真卿生命的最后一年[J];黄河;2008年02期

6 邹德祥;;鲁公风节 烈日严霜——颜真卿与权相“忠奸不两立”的故事[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04期

7 嵇发根;颜真卿杼山实绩证[J];中国地名;2004年03期

8 曹旭;;颜鲁公与《乞米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9 刘春山;景振东;;颜真卿之死[J];天中学刊;1990年04期

10 韩国磐;从颜真卿告身谈到唐代行政效率[J];人文杂志;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士英;;安禄山生年小考[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2 王元军;;从敦煌唐写经卷子看唐代的写经书法[A];唐史论丛(第六辑)[C];1995年

3 牛致功;;从安史之乱看洛阳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黄寿成;;唐玄宗防微杜渐的又一项措施及其变化[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马驰;;《唐两京城坊考》中所见仕唐蕃人族属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胡可先;;李白与安史之乱[A];中国李白研究(2001-2002年集)——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袁英光;;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几个问题[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8 马驰;;论仕唐蕃人之汉化[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9 李子龙;;李白与高适的政治得失刍议[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10 王辉斌;;李白长流夜郎新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一年集)——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熙民;书法家颜真卿与道教[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刘诚华;颜体为何未被列入《淳化阁帖》[N];协商新报;2005年

3 黄志辉;自古南天第一人 九龄风度耀千秋[N];韶关日报;2008年

4 陈恭悦;“过气状元”的馆阁体[N];中国商报;2005年

5 陈尔俊;历代汇帖述略[N];中国文物报;2004年

6 李之亮;略说赵宋王朝[N];天津日报;2006年

7 宋衍申;枕头风吹昏了唐玄宗[N];吉林日报;2000年

8 陈永革;明肃王妃香包[N];甘肃日报;2003年

9 张国刚;唐玄宗之路[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张稚丹;法源寺轶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心;中唐文编年[D];厦门大学;2008年

2 叶梅;晚明嘉兴项氏法书鉴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洪海安;唐代铁券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颜真卿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都惜青;唐代颜氏家学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晓丹;《封氏闻见记》史料价值考[D];吉林大学;2006年

4 尹勇;唐代河朔“杂种胡”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敏;唐代开元天宝时期十道节度使与中央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孙锋;唐两京之间的军事布防与政治关系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西坤;唐代密诏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建宁;从《李宝臣纪功碑》看成德军的早期发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赵冬梅;增补《辽史·世表》之唐代契丹君长及世次兼论唐与契丹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韩洋;盛熙明《法书考》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5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105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