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碑风格式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9:08
本文关键词:汉碑风格式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碑 审美类型 三重属性 风格式样 点画形态 空间结构
【摘要】:本文立足于美学意义上的风格式样研究,将其放入时代的文化背景中关照。在分类的标准与依据上,综合考虑了汉碑风格式样三重属性等主客观因素,而非仅凭个体表层的审美感受。在风格式样的研究中,合并相同或相近面目的风格,从结构空间与线条点画等内在本质方面加以分析,使之得出更为客观、全面、科学的结论。 文章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汉碑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研究对象汉碑是广义上的碑刻概念,泛指两汉时期所有的带字刻石。与此同时,对汉碑进行诠释与定位,汉碑构成特殊的审美类型,我们对其应形成特定的解读立场。 第二章较为详细的论述汉碑风格式样的分类依据,其中包括了汉碑风格式样的官方、艺术和二度创作三重属性。三大属性直接导致汉碑多样风格面目的出现,只有对其进行细致研究才能还原真相,不至于把主观的审美意识加入其中。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汉碑风格式样的分类及其研究,将汉碑划分为篆体隶式、方正宽结和八分书三大风格样式,并对每一种风格样式的特点、形制载体和代表性碑刻做了客观的研究分析。 第四章是在汉碑三大风格式样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三大风格式样之间并列而非承接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判断依据。汉碑的三种风格式样不代表字体由篆入隶的演变三阶段。 汉碑处在艺术发展的自发而非自觉时代,达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我们很难也没必要区分哪些是实用的,哪些是艺术的。因此研究汉碑的风格式样,我们要把它放入整个文化大背景中去考察,而不是就风格而论风格,把主观审美加入其中,人为的划分风格类型,而是要多考虑一些主客观因素对风格类型的影响,较为客观、科学的划分风格样式。
【关键词】:汉碑 审美类型 三重属性 风格式样 点画形态 空间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引言8-9
- 第一章 汉碑的概念及定位9-11
- 第一节 汉碑概念的界定9
- 第二节 汉碑的诠释与定位9-11
- 第二章 汉碑风格式样的分类依据11-21
- 第一节 汉碑风格式样的官方属性11-14
- (一) 官方正体与民间俗体11-13
- (二) 入碑字体的选择13
- (三) 汉碑字体样式的规范性13-14
- 第二节 汉碑风格式样的艺术属性14-18
- (一) 简化与繁化14-15
- (二) 对入碑文字的美化加工15-18
- 第三节 汉碑风格式样的二度创作属性18-21
- (一) 汉碑二度创作的含义18-19
- (二) 影响镌刻的主客观因素19-21
- 第三章 汉碑风格式样的分类及其研究21-36
- 第一节 篆体隶式样式22-24
- (一) 篆体隶式样式的特点22
- (二) 篆体隶式样式的分类及代表性碑刻22-24
- 第二节 方正宽结样式24-31
- (一) 方正宽结样式的特点24-27
- (二) 方正宽结样式的分类及代表性碑刻27-31
- 第三节 八分书样式31-36
- (一) 八分书样式的特点31-34
- (二) 八分书样式的分类及代表性碑刻34-36
- 第四章 汉碑风格式样综述36-38
- 第一节 三类风格式样内在关系36
- 第二节 内在关系评判的标准依据36-38
- 结论38-39
- 主要参考文献39-43
- 理论专著39-40
- 文章40-43
- 后记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安昌;汉熹平石经与八分书[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04期
2 李恩江;书写材料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J];古汉语研究;1991年01期
3 丁正;白鸿;;隶八分与当代书法创作[J];书法之友;1999年02期
4 季振涛;;刻工对北朝石刻文字风格的影响[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1972年03期
6 瓮子杰;;汉代隶书产生的原因[J];南都学坛;2006年02期
7 丁秀菊;杨丽娟;;隶书、分书实乃两种不同的字体——关于隶书命名的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冯印强;;中国隶书发展史的另一种诠释[J];书法赏评;2008年01期
9 姚宇亮;;从魏晋“折刀头”隶书论字体的笔法与韵味的关系[J];书法赏评;2010年04期
10 沙孟海;;碑与帖[J];青少年书法;2009年16期
,本文编号:1123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12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