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三种视角下看传统

发布时间:2017-12-07 16:02

  本文关键词:三种视角下看传统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篆刻 立场 当代书法 创作风格 视角 继承传统 书法艺术 篆刻艺术 审美取向 专栏


【摘要】:本刊顾问、著名书法篆刻家李刚田先生的文章,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言之有物,一如他的书法篆刻风格,在平实中透出睿智与新意,历来深受读者欢迎。同时,他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又为其文章提供了厚重的支撑,朴实的文风中时见真知灼见,启人思路。2010年,他曾在本刊开设"宽斋艺谭"专栏,由篆刻创作切入,畅谈艺术。今年,我们邀请他开设一个关于书法的专栏,他考虑再三,选取从临帖入手,栏目名定为《三种视角下看传统》,并专门写了本篇作为开篇。细读此文,他以临帖为切入点,阐述了要重视传统,再进一步阐述在如何继承传统方面书坛的不同见解,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艺术立场、当代立场、独立立场这三种视角去认识、取裁、扬弃、变化,并坦言"这就是我学习与创作的方法"。李刚田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书法篆刻家,又是勤于笔耕的理论家,一贯乐于奖掖后学。他在《青少年书法》杂志"青年版"开设这个专栏,把自己对学习传统的思考发表出来,金针度人,难能可贵。作为编辑,我们有幸先睹为快,看到这组文章的大部。文章用随笔的风格写成,在叙述自己的临帖与创作中加入议论,时或有作者亲历过而鲜为人知的书坛掌故插入,可谓是一组学术性与实践性并重又读来使人轻松的文章。尽管这是一组从临摹传统切入的文章,作者的笔下仍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并没有局限于技法的探讨,而是引申出对书法方方面面的深刻思考。他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的敬畏而又活学活用态度,相信能给读者以启迪。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2011年冬,中央美术学院徐海教授出版了一本篆刻新作集,邀请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开了个座谈会,我记得有王镛、刘绍刚、石开、蔡大礼、燕守谷、曾翔、陈国斌等40余人参加了这次聚会。与会者发言中,话锋指向了关于临摹古印的问题。徐海在发言中回忆,他初学古印时曾在荣宝斋拜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静远;阿杰;;幸福篆刻,永不停歇[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9期

2 ;张六_"的书法艺术[J];艺术学界;2011年01期

3 ;《东方艺术·书法》学术合作单位[J];东方艺术;2011年16期

4 ;呡如jW书法篆刻作品选[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徐正濂 中国当代篆刻名家[J];名作欣赏;2011年25期

6 王华超;;傲岸多姿 恣肆雄奇[J];青少年书法;2011年16期

7 郭静远;阿杰;;季关泉 印篆大师的艺术人生[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9期

8 宋振疆;;心锲金石 刀笔铸人生——高爱华其人其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5期

9 ;柴立梅书法艺术[J];青苹果;2009年Z1期

10 ;艾树池书法作品欣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赴台湾展出[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2 茹桂;;《贾德宇书法篆刻集》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3 刘建;;朱熹的书法艺术[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马骏;;略论传统工艺美术与抽象化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茹;薛夫彬书法篆刻展在京举办[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刘伟  ;濡墨隽永 镂石成金[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3 记者项江涛;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续鸿明;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书法篆刻研究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记者 白世锦 强国峰 李江峰;我市举行首届书法篆刻临作展[N];延安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谢建伟;书法篆刻“国展”:争鸣中凝聚前行的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王平善;数峰清瘦出云来[N];大连日报;2008年

8 孟兰杰 风信子;龙蛇蛰焉风雨兴[N];联合日报;2008年

9 记者 曾卫康邋通讯员 王冠东;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在穗开幕[N];广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雨龙;潇洒灵动 自然天成[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沛之;从移植到扎根—香港现代书法史研究(1945-2010)[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燕;建国以来人道主义在中国农民题材油画中的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叶积艳;谷有荃书法篆刻艺术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3 周娟;张昕若书法艺术初探[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4 杨晓辉;蒙树培艺术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震;詹景凤与晚明徽州书法篆刻之崛起[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李云并;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王艺璇;近三十年河南书法展示活动组织运作[D];郑州大学;2012年

8 周峰;邓石如篆书艺术元素解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9 王铁刚;东汉篆书碑额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刘蕴林;清晚期金石画派花鸟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2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262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