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生命美学视角下的中国书法艺术与书家的三重生命

发布时间:2017-12-08 04:17

  本文关键词:生命美学视角下的中国书法艺术与书家的三重生命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美学 三重生命说 封孝伦 书法艺术


【摘要】:生命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宗白华、方东美到潘知常、封孝伦,中国生命美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第五派”,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中,封孝伦的“三重生命美学观”将人的生命分为肉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层面,以这三重层面来观照人类审美活动,搭建出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具有独特的意义。而利用“三重生命美学观”来分析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则能为观察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体会出书法艺术的深层价值。论文主要五个大部分构成。绪论介绍了当代书法发展的主要背景及对书法美学的研究现状,第一章简略介绍了生命美学与封孝伦“三重生命说”理论体系,介绍“三重生命说”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发展关系,第二章着重论述了人的生物生命与书法艺术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阐释了书法艺术形成与其书法家精神生命间的共生性,第四章主要探求了当书法家的第一与第二社会生命、内部与外部社会生命。第五章探讨了大生命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即书法中蕴含的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浅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创造性[J];美术大观;2008年07期

2 若蓼;;一部西方读者容易读懂的中国书法著作——《中国书法艺术》述评[J];中国出版;2009年03期

3 应雪婷;;试析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及其走向[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4 廖频;;一部西方读者容易读懂的中国书法著作——评《中国书法艺术》[J];对外传播;2009年11期

5 孙丽丽;;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气”文化[J];学理论;2010年28期

6 汪仁军;;不着“字”与“墨”的造型作品《中国书法》——一名外国造型艺术家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形象解读之作[J];美术大观;2013年06期

7 ;中国书法艺术选萃[J];绿风;2014年04期

8 钟明善;;对中国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美术馆;2005年10期

9 玉竹;;中国书法艺术(英文)[J];Women of China;2009年05期

10 ;中国书法艺术选萃[J];绿风;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柳[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2 ;郑友存风采[A];中国改革创新先锋暨经济建设杰出人物风采[C];2012年

3 水赉佑;;备尽众体,一代师表[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4 李进轩;;把好写字第一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盛敦荣;;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书法教学——“三位一体”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王春生[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渭县文化馆 王志宾;浅谈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N];定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 舒鉴明 通讯员 闵宣;中国书法艺术执着的传播者[N];东方城乡报;2010年

3 ;中国书法艺术在不远的将来定会融入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刘艺;回归传统理性 书写时代经典[N];文艺报;2012年

5 孟建;书法:串连中国文化的红线[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庞峰伟;文化四川 书法也有国际范[N];四川日报;2013年

7 ;也说书法的“原生态”[N];美术报;2007年

8 张韬;中国书法艺术流派史中的文化思想[N];友报;2011年

9 田颖拓;现代设计中的中国书法艺术[N];中国包装报;2003年

10 金开诚;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雷;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刘晨昊;中国书法艺术中哲学思想及人格精神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晓晨;生命美学视角下的中国书法艺术与书家的三重生命[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4 杜艺W,

本文编号:1264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264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