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黄绮书法的线条语言

发布时间:2017-12-20 09:40

  本文关键词:黄绮书法的线条语言 出处:《大舞台》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学 黄绮 中国书法 艺术现象 现实诉求 艺术形式 文化特性 形式语言 结字 曹全碑


【摘要】:正中国书法是一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文化现象,而每一种艺术的表现都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书法的形式语言便是线条的组织。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唯一手段,而书法线条又是一种丰富的文化存在,它的衔接与断开、转折与直行、顺与逆、钩与连、撇与捺、点与画、腑与抑、观与望,可以说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发展上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感觉与感受。通过作者对书法线条的理解来体现社会与时代历史积淀与现实诉求的存在。上世纪80年代初,黄绮先生首倡建立中国书法学,这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也
【作者单位】: 人民美术出版社;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中国书法是一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文化现象,而每一种艺术的表现都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书法的形式语言便是线条的组织。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唯一手段,而书法线条又是一种丰富的文化存在,它的衔接与断开、转折与直行、顺与逆、钩与连、撇与捺、点与画、腑与抑、观与望,可以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爱国;;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吴雪先生的书法艺术[J];书画艺术;2011年03期

2 和煈;书香载道 陶冶在心——欣赏程方平先生《四体四书》有感[J];民主;2005年08期

3 慕容森;;《书法学》修订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书画篆刻年鉴》审稿会在杭举行[J];书法之友;1995年01期

4 陆璐;;书法现代意识简论[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河北省将于2009年招收首批书法学本科生[J];考试与招生;2009年02期

6 王存海;谈书法学习[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刘斌;;大学公共书法教育的内容构成[J];艺术教育;2008年02期

8 ;评级展览[J];青少年书法;2009年23期

9 万新华;吴彬森;;民国书法家群体述略[J];荣宝斋;2006年02期

10 黄君;;解读山谷书法[J];中国书画;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毛选选;;楹联书法断想[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谷向阳;;加强楹联书法学科建设势在必行[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路云亭;脱离国学的书法走向何方[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 王岳川;熠耀q煌 缀翰成诵[N];美术报;2010年

3 尹鸿祝、卫敏丽;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4 张志和;与欧阳中石先生谈设书法学博士学位问题 书法创作的意识与形象[N];中国文物报;2002年

5 李菲;兰亭,离中国“书法之桥”有多远?[N];绍兴日报;2007年

6 李洪智 潘国霖;再读启功这部“大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张索;清风淡雅[N];美术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立行;当前各地书法家严重过剩[N];文汇报;2006年

9 通讯员 康东福;剑川举行四老书画展[N];大理日报(汉);2007年

10 肖东慧;当代书法的发展呼唤文化内涵[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子;书法正体文字形态之沿革[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2 于忠华;书写与真理[D];浙江大学;2012年

3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文斌;狂草艺术表现形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维东;清代《大观帖》鉴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徐海;赵之谦篆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刘元堂;宋代版刻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崣蕊蕊;_┕牛航咨晖砥趗k槰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艺璇;近三十年河南书法展示活动组织运作[D];郑州大学;2012年

2 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3 谢安辉;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4 顾柯红;弘一法师书法的空间意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万拥军;论书法在数字时代的有效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照;书法与平面设计艺术的共性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雨薇;书法艺术教育在教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书国;唐书家邬肜及其书法考论[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9 吴佳蔚;“静”在书法艺术中的多层含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雪莉;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1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311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