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卷册标题考述
本文关键词: 卷册标题 隶书 汪由敦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希堂法帖》隶书卷册标题的研究,明确了其内容与形式,并通过对主持法帖编纂者书法遗迹的考述,进一步廓清了《三希堂法帖》的隶书卷册标题为汪由敦题写,这一成果拓展了《三希堂法帖》研究的新领域。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itle of official script book, this paper clarifies its contents and forms, an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calligraphy remains of the authors of the official script. The paper further clarifies that the title of official script book of Sanxitang method is Wang Youdun's inscription, which expands the new field of study on Sanxitang Law Thread.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历代丛帖编刻,其标题书写形式不尽相同,其中卷册标题在法帖的编刻设计中较为重要,这在《三希堂法帖》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一、卷册标题的内容形式卷册标题是刻帖每一册首的设计形式,不同朝代的刻帖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如被称为丛帖之祖的《淳化阁帖》,其卷首标题是用楷书依次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8 曾光光;;戴名世与桐城派关系辨析[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韩昌洋;试论徐渭的生活经历对其文艺创作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黄权;;论苏元春的爱国主义精神[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爱国;;黄易对金石学的贡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运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9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陈绛;;《落花》诗所见陈宝琛的晚年心迹[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学森;;论古代“行书”、“隶书”概念的关系[J];书法世界;2003年04期
2 俞建华;王丽艳;;增广汉隶辩异歌新释[J];中国钢笔书法;2006年08期
3 刘云鹏;;汉碑隶书在当代被冷落的原因分析——兼论隶书的创作现状[J];青少年书法;2007年14期
4 ;师汉堂主点隶书[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7年05期
5 冯杰;;隶书之海里的航海者[J];青少年书法;2009年06期
6 陈佳;;钟繇“行狎书”考辨[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7 滕西奇;;师汉堂主点隶书[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年06期
8 沈一草;;隶贵古而朴[J];美术大观;1995年02期
9 朱明;书法家李强的灵敏[J];台声;1997年04期
10 雷长春;;粗犷傲岸 奇纵恣肆——汉《西狭颂碑》略评[J];书法艺术;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之江;;浅论秦代篆书与隶书演变[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永年;;唐人楷书述论[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3 刘绍明;;辽钱书法风格探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4 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周晓陆;朱恩红;;中国历史上书法第一人——论李斯的书法贡献及其影响[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爱国 见习记者 刘永娟;隶书大展同世界邮展一样令人期待[N];洛阳日报;2008年
2 李贺年;隶书的临摹与创作[N];中国艺术报;2003年
3 黄复盛;妙思开新境[N];沈阳日报;2005年
4 张瑞田;隶书的观念[N];美术报;2007年
5 程竹;刘炳森隶书:是馆阁体还是集大成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李洪强;游孔庙赏隶书[N];中国商报;2003年
7 徐行;老年人学隶书见效快[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杨吉平;平正有余刘炳森[N];美术报;2001年
9 张志和;竹简的使用与隶书的兴起[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刘云鹏;汉碑隶书在当代冷落的原因分析 兼论当前隶书的创作现状[N];美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梦霞;元代篆、隶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学森;论行书的形成与风格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6 顾涛;墓志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寻鹏;章草书形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牛子;书法正体文字形态之沿革[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国强;从王世贞《_州山人四部稿》谈吴门隶书[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刘金锋;两晋隶书的初步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3 胡博P,
本文编号:1469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6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