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当代小品书法的观照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02-01 06:13

  本文关键词: 艺术形式 笔墨技巧 大者 行草书 情感变化 笔墨情趣 文人化 《兰亭序》 艺术理念 审美意趣  出处:《中国书法》2014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书法作品若按照形制来划分,主要有斗方、横幅、中堂等几类。此外,还有手札、题词、题跋、题笺等尺幅较小者,这些可归为『小品』一类。『小品』简单地说,就是尺幅较小的书法作品,特别之处是因为『小』,但又不仅仅是因为尺寸小。很多艺术形式,皆有以小见大者,如文学小品文、电视小品,及如今流行的微电影、微信等,皆以短
[Abstract]:If the calligraphy works according to the shape to be divided, there are mainly Dou Fang, banners, Zhongtang and other categori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handwritten, inscription, inscriptions, inscriptions, inscriptions and other ruler smaller. These can be classified as "sketches". "sketches" are simply small calligraphy works, especially because they are "small", but not just because they are small in size. There are a lot of art forms. There are those who see the whole through a small part, such as literary essays, television sketches, and popular microfilms, WeChat, etc., all of which are short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书法作品若按照形制来划分,主要有斗方、横幅、中堂等几类。此外,还有手札、题词、题跋、题笺等尺幅较小者,这些可归为『小品』一类。『小品』简单地说,就是尺幅较小的书法作品,特别之处是因为『小』,但又不仅仅是因为尺寸小。很多艺术形式,皆有以小见大者,如文学小品文、电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军;试论明代锦缎纹样的艺术形式及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刘溯;;谈谈实用美术专业[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叶志良,吴素萍;不流血的“革命”——新时期戏剧的艺术嬗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王燕安;形式·表现·象征[J];文艺研究;2003年05期

5 詹七一;艺术形式的本体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5期

6 赵艳;一位中年女性的内心告白——《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李凌;音乐与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比较——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张扬;浅析体育与舞蹈的关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令中;艺术形式的秩序感[J];装饰;2004年12期

10 于林立;艺术形式概念的历史演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芳;;浅谈师范民间舞教学及示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金重;;云南京剧的新探索——京剧《凤氏彝兰》观感[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孙冬虎;;从历史看京剧的现状与未来[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颜容璇;;充分发掘和运用舞台实践的教育功能[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5 刘雪;;以材料为载体的常态造型的重构与延伸——时间与空间的新语言表达形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段渝;邹一清;;古代四川盆地偶像式构图与情节式构图艺术形式的来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7 边琳;;徒手秧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杨树忠;;对傣剧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9 孙立新;;陕西皮影戏的历史及保护利用[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1481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81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