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学院派书法”
本文关键词: 书法学 陈振濂 现场考察 创作构思 现代书法 精神领袖 艺术思想 混生活 当代书法 书风 出处:《中国书法》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二十年前,我曾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在杭州浙江美院校园举办的"首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对办班的宗旨、办班的过程、教员的想法、学员的期望、办班的成效,做了全程的现场考察,与这一活动的首倡者、"学院派书法"的奠基人和精神领袖陈振濂作了深入地交谈。坦率地说,我对当时讲习班的学员成绩并不看好,原因很简单,学
[Abstract]:Just 20 years ago, as an observer, I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Workshop on calligraphy creation of the Academy of calligraphy" held at the campus of Hangzhou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I was concerned with the purpose of running the class, the process of running the class, the ideas of the faculty,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 After a full field visit, I had an in-depth conversation with the initiator of this activity, the founder of "academic calligraphy", and the spiritual leader Chen Zhenliang. Frankly, I did not think highl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workshop at that time. 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来印;“三心二意”学书法[J];青少年书法;2003年17期
2 ;“新世纪书法艺术展望”八人谈[J];书法之友;2000年03期
3 于茂阳,刘宗超;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谈书法专业教学体系之完善[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周俊杰;河南书法二十年(1980—2000)[J];中州今古;2001年01期
5 冯书真;胡湛;;书法的历史阶段与类型划分刍议——兼谈黑格尔《美学》对书法学建设的借鉴意义[J];书法之友;2001年02期
6 梁德淳;;书法艺术须以幸福为本[J];粤海风;2002年02期
7 傅爱国;;书法史学研究贵在求真求新[J];书法之友;2002年01期
8 吴慧平;;书法景观的阐释[J];书法之友;2002年06期
9 郑国贤;论民间书法的文化品格[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10 胡志平;谈学院派书法的三个问题[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宗然;;初学书法谈[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2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林启贤;;北宋书坛领袖群伦的大家——蔡襄[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嫳;从书斋走向市场的书法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沈鹏;书法的环境变异与持续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弘明;书法里外[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秦永龙;加强古文字书法的研究与探索[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刘建民;漫谈书法创作与书法美学价值[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6 王渊清;创新——书法艺术的永恒主题[N];美术报;2008年
7 张海 全国政协常委;书法经典大家怎么出[N];光明日报;2010年
8 王岳川;30年“书法复兴运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王向峰;推动书法艺术创作的有力方式[N];沈阳日报;2010年
10 潘学聪;让书法成为坚实的现实存在[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放;苏轼书法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章剑华;中国书法的现代构建[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吴鹏;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牛子;书法正体文字形态之沿革[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岳红记;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7 肖文飞;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朱乐朋;乾嘉学者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姚宇亮;“魏晋古法”源流析论[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顾涛;墓志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重构[D];江南大学;2009年
2 陈文瑞;小学书法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秦泗帅;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勇第;两汉书法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孙晓燕;高等院校书法装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7 方玲波;现当代东亚三国书法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永;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朱明秀;关于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书法教学改革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钱定志;书法传统与创新之可能性浅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6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9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