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书风比较看包世臣碑学观中的矛盾性

发布时间:2018-03-02 23:27

  本文选题:包世臣 切入点:平城时期 出处:《中国书法》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包世臣在清代书史上影响甚大,本文欲从新的角度出发,以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书风对比为引,以包世臣对洛阳时期碑刻的倾向原因作分析,论述其与南帖的不舍之缘,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即包世臣激进的崇碑思想与执着的帖学情怀相互交织,从而形成其矛盾的碑学观。
[Abstract]:Bao Shiche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book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art from a new angle, tak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ingcheng period and Luoyang period as the citation, analyze the reason of Bao Shichen's tendency to the inscription of Luoyang period, and discuss the reason of its unforgiv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uth placard. Therefore, a new viewpoint is put forward, that is, Bao Shichen's radical worshipping of tablets intertwined with his persistent feelings of placard, thus forming his contradictory concept of tablet study.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夕闻,董世斌;清代碑学兴盛成因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杨建军;;山谷碑学——黄庭坚在碑学书法实践上的艺术成就[J];美术学报;2011年05期

3 罗炳生;;林君选与岭南书法重镇——佛山书法碑学的承传[J];南方论刊;2013年08期

4 张红军;冯利莉;;碑学家笔法理论的体系建构——清代碑学建构的逻辑起点及其含义的最终生成[J];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01期

5 吴皖堂;;从思想史角度看清代碑学的几个现象[J];中国钢笔书法;2009年08期

6 薛帅杰;;碑学运动与国画改良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4期

7 姜寿田;;碑学情结——何来胜的隶书创作[J];观察与思考;2009年05期

8 白林坡;;明末清初关中“前碑学”研究(下)[J];荣宝斋;2010年01期

9 孟凡胜;;清代碑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10 张铁民;;碑学思潮和新文化运动[J];书法之友;199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铎;立足碑学 深入经典[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吴又华;独钟碑学[N];美术报;2001年

3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教授 叶培贵;浅析书法演进理路[N];光明日报;2009年

4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振濂;追求拙丑的傅山[N];太原日报;2007年

5 徐建融;碑学鼻祖山林气象[N];中国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民德;晚清碑学思潮研究(1814-1911)[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张建华;碑学的发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谱涵;汉隶对清代隶书发展的艺术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超;两大碑学高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棣宁;刍论碑学兴盛原因[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吴新来;清代岭南碑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文龙;激扬与反拨[D];重庆大学;2009年

6 任军;清初隶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盛夏;从论书诗看清代碑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唐颖明;碑学与帖学之比较[D];天津大学;2006年

9 郭建党;碑学风气下的不同取向[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10 徐磊;碑学兴起对行书发展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558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58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