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印象
本文选题:刘小平 切入点:中国书法艺术 出处:《创作与评论》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艺术犹如爱情,因激情的催化,成为人类永恒且孜孜的追求,引发出弥久常新之故事。中国书法艺术以其极简的黑白二元素,通过笔墨宣纸用汉字对平面的分割,历朝历代吸引了无数有着博大修为者为之如痴如醉!即使是毛笔退出实用领域,甚至电脑取代写字的今天,书法艺术仍在蓬勃发展。
[Abstract]:The art of orthodoxy, like love, has become the eternal and diligent pursuit of mankind because of its passion. Chinese calligraphy art, with its extremely simple black and white elements, uses Chinese characters to divide the plane through ink and pen. Successive dynasties have attracted countless people who have been doing great repairs to be infatuated with!!! Even when the brush leaves the practical field, and even when computers replace writing,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s still booming.
【分类号】:K825.72;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辛;;杨辛谈艺[J];中外企业家;2006年02期
2 薛永年;;陈s榉騕J];书画艺术;2011年02期
3 屈立丰;;中国书法的现代转型[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阴凤华[J];东方艺术;2010年20期
5 ;杨键[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5期
6 朵拉;;封俊虎:长怀三昧观古今[J];海内与海外;2007年11期
7 ;宁静而致远——刘洪洋书印集评[J];青少年书法;2008年22期
8 阿墨;;得雨卧龙任屈伸——党禺书画解味[J];躬耕(天下豫商);2008年06期
9 庄伟杰;;书法艺术的认同与输出[J];粤海风;2007年05期
10 寇学臣,李健;试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J];美与时代;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晓日;;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中的文化精神[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2 盛敦荣;;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书法教学——“三位一体”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陈永革;;中国书法本体特征浅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4 茹桂;;《贾德宇书法篆刻集》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5 刘建;;朱熹的书法艺术[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骏;;略论传统工艺美术与抽象化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金春郊;;高校书法教学应侧重实用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赴台湾展出[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盛敦荣;;打破传统书法教学的套路 创新书写靓丽汉字方法——“三位一体”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马啸;;书法的疆界[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振斌;溢彩流金 情系“简牍”[N];证券日报;2007年
2 佚名;坐而论“道”:欧阳中石先生漫谈书法[N];美术报;2006年
3 田颖拓;现代设计中的中国书法艺术[N];中国包装报;2003年
4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赵长青;领会精神 明晰思路 不断开拓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空间[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李涛;有气有骨有峥嵘[N];宝鸡日报;2007年
6 向云驹;澄澈圆明是境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周巧红 实习生 张天俐 胡少鹏;龙飞凤舞翰墨问[N];安阳日报;2008年
8 蔡树农;书法高唱国际歌[N];美术报;2006年
9 马昕;浅谈书法艺术的“风骨”精神[N];美术报;2007年
10 ;博取百家长 翰墨独品香[N];市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灿铭;中国现代书法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3 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7年
4 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唐楷之;生命现场[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王传峰;中日近现代书法交流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7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8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0 耿明松;明代绘画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崖;审美现代性理论观照下的“现代书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莉;中国书法自然理念的起源和生成[D];暨南大学;2007年
3 范叶斌;视觉文化与书法空间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哲;雷德侯书法研究成果对中国国内书法研究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毕海清;西方油画对中国书法线性借鉴的可能性[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常鹏;中国书法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比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陶琰;《张迁碑》与《石门颂》结体例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张胜利;钱泳《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剑;于右任标准草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一增;中国现代书法的观念先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91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914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