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与中国书法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本文选题:章法 切入点:轴线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果说,中国当代书法论和创作的研究正是经过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工具理性分析到审美的现代性甚至是后现代性的一个历程,邱振中正是这个历程的缩影。必须给予肯定的是,邱振中一直致力于为传统书法寻找一条通往现代的出路。然而,传统与现代、本质与非本质、现代与后现代对于当代中国书法美学而言都如此的含混不清,这种含混性的血液同样流淌在邱振中的书法理论与创作中。无疑,在邱振中的身上,彰显的是中国书法美学现代性激进与折衷的两幅面孔。
[Abstract]:If we say, the stud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theory and creation is a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alysis to aesthetic modernity and even post-modernity. Qiu Zhenzhong is a microcosm of this process. To be sure, Qiu Zhenzhong has been working hard to find a way out for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However,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essence and non-essence, Both modern and post-modern Chinese calligraphy aesthetics are so ambiguous. This kind of vague blood also flows in Qiu Zhenzhong's calligraphy theory and creation. Undoubtedly, in Qiu Zhenzhong's body, It shows two faces of modernity and compromis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1B037)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JA11197S)
【分类号】:J2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振中;空间的转换——关于书法艺术的一种现代观[J];新美术;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荣赤;;谈书法网络教学的可行性——以首届书法网络函授教学为例[J];书画世界;2010年04期
2 张艳;;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3 邓双林;论音乐美的纯粹性——对音乐本质的思考之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邓双林;;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几个误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邓双林;;音乐审美的体验性特征与主体性发展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艳;张沛芳;;钢琴音乐中理性与感性的结合[J];北方音乐;2010年09期
7 李矛;;汉字书法在公共雕塑造型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1年10期
8 王金霞;;美术与文学的互文——论封面艺术与鲁迅的文学创作[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杨子谊;;重谈《论音乐的美》[J];才智;2011年14期
10 涂江涛;;浅议音乐艺术的存在[J];才智;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东风;;中国原始音乐教育的意识与形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周旭;“崩坏与重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王子源;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8 陈琦;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章夏芬;中国数字书法检索与作品真伪鉴别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f替,
本文编号:1601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012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