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纸文化探析
本文选题:文化探析 切入点:麻纸 出处:《中国书法》2013年10期
【摘要】:正汉字书写的历史源远流长,承载书写文字的媒介,从材质而言,大体经历了甲骨、钟鼎、竹简、缣帛、纸这几个阶段。时至今日,这几类书写媒介都有历史遗存,其中仍被现代人广泛使用的是纸。在谈论纸之前,有必要先来探讨我国早期其它几种书写媒介及其逐渐被淘汰的历史原因。隋唐以前中国早期的书写材料
[Abstract]:The writing of positive Chinese character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medium for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has generally gone through the stages of oracle bones, bell tripod, bamboo slips, silk and paper. To this day, these writing media all have historical relics. Among them, paper is still widely used by modern people. Before talking about paper,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several other writing media in the early period of China and th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ir gradual elimination. Written materials of early China befor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211.6;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宋立;;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的商人群体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王栋梁;;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建华;;唐代科场“通榜”之风与古文运动[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5 李明杰;论善本观的形成[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6 付莉;;唐代士子习业道观之风[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曾国富;;儒学对唐末五代北方民族将帅的影响[J];武陵学刊;2012年01期
8 何流;文超祥;;论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9 高启安;;敦煌的“团”组织[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10 孙昌武;;唐代佛、道二教的发展趋势[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涤宇;;街头文化的空间基础——历代《清明上河图》中街道空间结点与相关生活场景分析[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杜文玉;梁丽;;五代时期畜牧业发展状况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4 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 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刘佳燕;邓翔宇;;权力、社会与生活空间——中国城市街道的演变和形成机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6 杜文玉;;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外朝朝会制度[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7 周鼎;;唐代“陪位出身”考[A];唐史论丛(第十七辑)[C];2014年
8 张景明;;试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A];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孙盈政;唐代后期的尚书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马邦乐;北宋书画鉴藏风尚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聂W,
本文编号:1680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8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