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与反思——中青年书法创作的现实问题拷问
本文选题:书法创作 + 当代书法 ; 参考:《中国书法》2013年01期
【摘要】:正如果否定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特别是优秀中青年书法家创作取得的成就肯定是信口雌黄,但当代书法创作的确与我们时代丰富的物质工具、活跃的思想文化、全面而多彩的传统资料不相称。按理说应该创作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艺术是一种精神的至高塑造,是作者灵魂的隐密锻造,外界的丰富反而会影响它的安静和深沉。取法的资
[Abstract]:If we deny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contemporary and young calligrapher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outstanding, it is certainly a matter of confidence that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is indeed related to the rich material tools and active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our times.Comprehensive and colorful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is not appropriate.It is reasonable to create more brilliant works of calligraphy art, calligraphy art is a spirit of the highest shaping, is a secret forging of the soul of the author, but the outside world will affect its quiet and deep.Acquired capital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2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3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4 侯忠明;;书为心学——论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徐长春;;书法创作情绪情感的剖析[J];电影评介;2009年14期
6 刘玉坤;;试论阴阳互补对书法创作的潜在影响[J];美与时代(中旬);2010年03期
7 刘元堂;;不惑之惑——不惑之年的书法创作思考——“江上清风”刘元堂书法展座谈会纪要[J];书画世界;2011年01期
8 盛慧;;浅谈当今书法创作的不足[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1期
9 窦念怀;;浅谈书法创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0期
10 王晓光;;当下书法创作多视角多维度取法问题[J];书法;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漱居[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2 ;阎志远[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3 ;吴魁勇[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4 ;朱澄生[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5 ;杨亚东[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王灵均;书法创作应当“中化”[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张亚萌;开放且独立:书法创作的全球化生态[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记者 朱凯;古代书法创作国际研讨会在宁举行[N];南京日报;2009年
8 申万胜;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姜寿田;论赵振乾的书法创作[N];美术报;2013年
10 王有和(山东,,二000级研修班);灵感对书法创作的作用[N];中国艺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朝新;斗方书法创作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张恒烟;略论书法创作中的节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樊利杰;论书写惯性及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杨嘉麟;论字体组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广涛;碑帖融合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纪松;主体“情性”与当代大草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刘斌元;论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0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7603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