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中国书法发展中“飞白书”的兴衰流变看杂体书的历史宿命

发布时间:2018-04-27 21:34

  本文选题:书法艺术 + 艺术创作 ; 参考:《艺术百家》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对书法史上第一杂体书——"飞白书"的兴衰流变及其原因进行了综合研究,目的在于指出,书法艺术的创新必须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巧涉丹青,功亏翰墨","异夫楷式",背离"书写性"的一味求新,尽管能博一时之誉,但最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凄凉结局。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first miscellaneous book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the Feibai Book, and its caus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oint out that the innovation of calligraphy art must follow its inherent law. Merit loss calligraphy "," different husband block style ", deviate from the" writing "blindly seeking new, although can be known for a while, but ultimately can not escape the bleak outcome of a flash in the pa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永成;;沈曾植帖学渊源考[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2 李洁;;飞白书及其兴衰浅探[J];沧桑;2008年01期

3 袁跃奇;;论书法“拙”的艺术[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4 王书广;;浅谈书法的意境和气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8年12期

5 戈冰华;;文字在书法审美中的作用[J];民主与科学;1990年04期

6 周正康;;谈书法“合作”关系[J];书法赏评;2008年06期

7 郑培亮;;出入狂草——谈胡抗美的书法艺术[J];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12期

8 默然;;漆杏亭的书法艺术[J];改革与开放;2004年02期

9 张体义;;留得闲情听梵音——读胡秋萍《秋萍墨韵》[J];青少年书法;2006年14期

10 荆荃;张家厚;;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全国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综述[J];学习月刊;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帆;;艺术创作要认真和严谨[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2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4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吕承;;废弃纸材在艺术创作中的潜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7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雄;瘦动 豪放 爽利[N];金昌日报;2005年

2 张宝玺;书道思古出新意[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季恒;不洗不净 不炼不纯[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勇波;唐骨晋韵 俊逸洒脱[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申万胜;书法艺术的四种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好成 邵志鸿;创书法大美 树理论新锐[N];中国改革报;2011年

7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言恭达;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N];光明日报;2008年

8 记者 贺少成;中国唐诗宋词书法碑林文化工程启动[N];工人日报;2010年

9 记者 舒鉴明 通讯员 闵宣;中国书法艺术执着的传播者[N];东方城乡报;2010年

10 谢庆立;笔歌墨舞见精神[N];中国文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周旭;“崩坏与重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彤;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在玉;汉字笔画“钩”的文字学意义及其美学特征[D];青岛大学;2010年

2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杨蓓;平面构成中书法艺术的应用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6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晓锐;羲献父子书法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邹华;颜真卿及其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崔永升;永tF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红旗;字体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2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812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