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04 00:39

  本文选题:汉字书写 + 地方课程 ; 参考:《中国书法》2013年12期


【摘要】:正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据了解,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都将开设书法课程,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这在汉字书写出现危机、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之时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真正做到书法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好事要真正办好却并不容易。我从一九八年在北京校外机构从事青少年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在书法教学一线三十余年,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状况略有一些了解,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Abstract]:The opin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developing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oints out that calligraphy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and one class of calligraphy classes should be arranged every week for grades three to six.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an also carry out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local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t is understood that starting from the new semester this autumn, calligraphy courses will be offer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calligraphy education will be brought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guidelines on calligraphy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his is undoubtedly a great good thing when the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crisis and the decline of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abilit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ut it is not easy to really do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into the classroom, into the activities". I have been engaged in the teaching of juvenile calligraphy in Beijing since 198.In the first line of calligraphy teaching for more than 30 years, I have a sligh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calligraphy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my own views here.
【分类号】:J29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湘;;汉字书写:怀念中国人的“文脉”载体[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2期

2 谷良;也谈汉字书写要规范[J];秘书;2003年08期

3 昌达;;汉字书写系统改进国际研讨会在南昌举行[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4 刘伟;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余颂辉,龙小军,赵晓伟;汉字书写系统改进的五点建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焕辉;;汉字书写系统进一步改革的历史脚步正在逼近——在汉字书写系统改进学术研讨会上的贺辞[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郝美玲;范慧琴;;部件特征与结构类型对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5期

8 祁亨年;陈丰农;庄立;陈频;;一种无大小约束的汉字书写结构评测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3期

9 ;法国中文学校汉字书写比赛落幕 6000多学童参赛[J];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05期

10 王德胜;;小议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杜向亮;;规范汉字书写 传承中华文明[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姜卫明;;规范汉字书写 谱写校园新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3 廖永燕;;浅谈小学汉字书写教育[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池昌海;;当前杭州市户外用语与文字规范调查——兼与1990年代作对比分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崔凤杰;;探索汉字书写教育 加快建构特色学校——安达二中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暨特色学校建设纪实[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6 叶小兰;;共享汉字书写之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庄崇彪;金连文;;在线汉字书写正误及工整的智能评判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8 洪玉龙;;打造学校特色 传承民族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军荣;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有总比没有好[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吴晶;我国拟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王毅;汉字书写标准是灵药还是文化恐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记者 哈东;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吉林赛区)复赛在吉林师大举行[N];四平日报;2009年

5 谭娜;正在消逝的汉字书写[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王国平;首都师范大学孙学峰:利用寒假加强汉字书写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7 崔健;让汉字书写在母国发扬光大[N];重庆日报;2010年

8 崔健;庹纯双:破解汉字书写千古难题[N];重庆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婵;汉字书写进课堂能否根治“提笔忘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葫芦岛市政协委员张恺新:加强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N];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文辉;汉字书写对阅读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霞;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问题探究[D];广州大学;2011年

2 孙东亮;网络时代中学汉字书写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春燕;网络环境下提高中职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安藤亮大;《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的综合考察与成因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5 周昕;预科班非洲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个案研究与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帆;日本学生常见汉字书写错误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王艳娣;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修yN;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婷婷;农村初中生规范汉字书写与应用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童平;泰国零基础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0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840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