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行草狂放到碑学复古——晚明到清末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05-26 00:38

  本文选题:晚明狂放 + 赵董书风 ; 参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化激荡,书法艺术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与文化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深层契合。探索一定历史书风变迁,有助于深刻解读书家身世、时代思潮、社会政治等方面变化。
[Abstract]:From late Ming to late Qing Dynasty , the changes of calligraphy art style are obvious : from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Dynasty Zhao Dong ' s soft and graceful , the plate stagnation of the Pavilion body rigid , to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the Qing Dynasty . The changes of calligraphy and art style and cultural thought , book family personality , social change and so on deeply fit . Explore certain historical book wind change , help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he book family , the age thought , the social politics and so on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德容;馆阁体与时代潮流[J];青少年书法;2003年19期

2 孙学峰;;馆阁体面面观[J];中国书画;2005年06期

3 高远树;馆阁体刍议[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刘俊;书法风格及其形成的诸因素[J];美术大观;2004年03期

5 崔自默;书法风格散谈[J];中国职工教育;2000年03期

6 ;清代馆阁体书法的社会依据[J];荣宝斋;2006年04期

7 刘诗;;书法艺术美(二)[J];师范教育;1986年04期

8 刘光庭;;书法幼苗获殊荣[J];希望月报;2006年18期

9 王晓家;;宋英的书法艺术[J];走向世界;1999年06期

10 曹隽平;;纵是馆阁亦风雅[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商志馥;;书论求真——关于兰亭论辨[A];夏商周文明研究·六——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家骥;赞“馆阁体”书法[N];文艺报;2002年

2 俞建华;劝君休鄙馆阁体 时下几人精此功[N];美术报;2002年

3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副教授 高天民;艺以人而行 人以艺而游[N];美术报;2006年

4 蔡树农;画家陈安纲书法:为什么呢?[N];美术报;2008年

5 刘恒;情性所至 适意逍遥[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何学森;文化学层次的书法解读[N];中国文物报;2007年

7 孙铭择;德艺双馨 誉满天下[N];消费日报;2008年

8 王永林;古今书法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定位[N];文汇报;2007年

9 温存;文徵明晚年小楷书法风格成因初探[N];美术报;2004年

10 沈一萍;浅谈陆游书法的艺术风格[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顾涛;墓志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蔡梦霞;元代篆、隶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寻鹏;章草书形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天德;现代书法的水墨形态[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张羽翔;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广贺;端雅正宜书制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丹颖;清代书法风格嬗变中的“追认”与“赋予”[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易长松;何绍基书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靖;郑板桥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段彪;论书法中墨韵表现的历史演进与风格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珂;王文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吾铭;米芾、赵孟,

本文编号:1935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935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