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锋用笔考辨
本文选题:中锋用笔 + 书法 ; 参考:《美术观察》2012年06期
【摘要】:正明代以前的书论中不见"中锋"一词,唯有"直锋"、"正锋",与其略同。如:唐虞世南云:"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骨露";南宋姜夔云:"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中锋"一词始见于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论书》云:"唐代诸家,字取中锋,而规矩端倪,显豁呈露。"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正锋、偏锋之说,古本无之,
[Abstract]:In the book theory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the word "center front" was absent, only "straight front" and "straight front" were the same. For example: Tang Yu Nanyun: "vertical pipe is dry and bone exposed"; Southern Song Jiang Kui cloud: "Jin people picky or with oblique brush, or horizontally lead out." To Yan, Liu Shizheng for it, Zhengfeng is not elegant. " The word "center" first appeared in the Ming Dynasty Wang Fu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iography on the Book" Clouds: "Tang Dynasty, the character takes the center, and the rules are visible." In the Ming Dynasty, Wang Shizhen [Yan Zhiyan] Yun: "Zheng Feng, the theory of partial front, the ancient text of nothing,"
【作者单位】: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利权;;近三十年来颜真卿书法研究焦点评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小庄;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颜廷军;解缙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张永;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颜以琳;清代书法气力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饶建华;当代“流行书风”现象下的非书法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冰;在山堂随笔[J];美术;1999年03期
2 陈广胜;;习书心得[J];青少年书法;2009年01期
3 刘保军;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青;中国书法文化散论[J];西北美术;1998年01期
5 ;《青少年书法》创刊20周年全国青少年书法大奖赛获奖作品刊登(二等奖)[J];青少年书法;2006年02期
6 胡道安;;宋代篆书窘境成因初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傅昊;;再论写意花鸟画的用笔[J];美与时代;2007年07期
8 孙永志;大学书法教学三题[J];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9 余音;筷子书法亦称奇——初访绳顺民[J];陕西水利;1994年04期
10 张其度;简论毛泽东书法的审美特征及其时代性特征[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水滴石穿——雷珍民书法》简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石谷风;;程奂轮的两幅书法剪纸[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蒋立群;;“中国书(艺)”之东方魅力及现代意义——“书法热”探奥(摘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5 钟明善;;序《余明伦书法选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6 刘敬;;关于写字教育与书法素质教育在大中专院校普及现状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王丕琢;;浅析书法与民俗[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金春郊;;高校书法教学应侧重实用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何永胜;;高校书法教学探索[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传席;直从书法演画法[N];美术报;2002年
2 好云;好字不如烂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傅周海;书贵自然[N];美术报;2001年
4 王岳川;学者书法的当代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单国霖;书法停云铁铸成[N];中国商报;2004年
6 雍乾;罗杨:吹尽狂沙始见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陈念云;王元化与书法[N];解放日报;2004年
8 孙鹤;书法与中国文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9 吴振锋;陕西书法的文化取向[N];陕西日报;2003年
10 陈履生;书法热在表面却掩盖了本体的许多问题[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龙海;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牛子;书法正体文字形态之沿革[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8 虞晓勇;隋代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桐t@;“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马炜;徐渭书法风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涛;中国佛门书家之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崔树强;宋、清两代金石学对书法的影响及其背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冯广贺;端雅正宜书制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超;张弼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罗红胜;《说文解字》与清代书法篆刻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文秋;朱长文《续书断》书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朱竞生;论道家自然观对中国书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宇亮;从朱熹书学看宋代儒学复兴对书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03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034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