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明代书坛对黄庭坚书法的审美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8-06-12 19:19

  本文选题:明代书坛 + 黄庭坚 ; 参考:《大舞台》2013年06期


【摘要】:黄庭坚的书法经历了一个由不被理解到慢慢被接受,最后被欣赏的漫长过程。本文结合书法研究规律,运用接受理论,探讨了明代书坛对黄庭坚书法接受中的审美文化语境。师古与师心、遵法与变态、渐修与顿悟等,成为明代书法对黄庭坚书法接受中备受关注的重要文化语境,这些文化语境对书法接受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Abstract]:Huang Tingjian's calligraphy went through a long process from not being understood to being accepted and finally appreci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acceptance of Huang Tingjian calligraphy in the Ming Dynasty by combining the law of calligraphy research and the theory of acceptance. Shigu and Shixin, obeying the law and abnormal, gradually practicing and realizing, became the important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acceptance of Huang Tingjian calligraphy in Ming Dynasty. These cultural contexts created conditions for calligraphy acceptanc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济南大学;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平;;黄庭坚《华严疏》卷考索[J];中国书画;2006年05期

2 黄君;迎建;;北宋书法第一大家和品画名家黄庭坚[J];文史知识;2008年11期

3 朱洪云;;纵横挥洒 绝险奇崛——试论黄庭坚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J];创作评谭;2009年02期

4 白化文;一首讽喻性的题画诗——说黄庭坚《题伯时画揩痒虎》[J];紫禁城;1998年02期

5 赵庚华;从《山谷提拔》看黄庭坚的书学思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黄新林;;也谈奇石的称谓、分类和鉴评[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6年03期

7 毛万宝;;数得神助——论黄庭坚书法创作中的灵感现象(上)[J];青少年书法;2006年12期

8 毛万宝;;数得神助——论黄庭坚书法创作中的灵感现象(下)[J];青少年书法;2006年18期

9 杨天才;;雄放瑰奇 纵横恣肆——黄庭坚“书法四帖”赏析[J];青少年书法;2008年16期

10 吴江涛;;论黄庭坚禅书的美学思想[J];华夏文化;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佟今;;联墨的二重性:实用和审美[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水赉佑;;备尽众体,一代师表[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肖红兵;;宋代闽北僧人诗画家——惠崇[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斌;黄庭坚书法的昭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高鸿;《砥柱铭》真伪考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3 王德义;苏轼与黄庭坚的书法艺术[N];文艺报;2003年

4 王世征;“意”的开拓与深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5 成章;高古典雅 耐人品读[N];美术报;2007年

6 李喜泰;藏正于奇 蕴真于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衡正安;椽笔搅海 纵横奇逸[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衡正安;椽笔搅海 飞龙在天[N];美术报;2007年

9 衡正安;书东方神艺 报世界和平[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吕长生;四家法帖中的颜、柳、白书贴(上)[N];中国文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胡建君;元yP文人圈与文人画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由兴波;诗法与书法[D];复旦大学;2006年

5 苏梅;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寿勤泽;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登科;书法与宋代的社会生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放;苏轼书法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建明;东传日本的宋代禅宗高僧墨迹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晓波;现代展示艺术传播中的审美文化和审美心理[D];河北大学;2004年

2 曹彦琰;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审美文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3 江小敏;词句印美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晓亮;北宋书法韵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哲;雷德侯书法研究成果对中国国内书法研究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玉山;魏晋南北朝绘画构图浅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邵志华;现代广告的审美之维[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葛芳;旗袍与西方女裙的比较[D];浙江大学;2007年

9 胡蓉;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之审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梁恒;湘黔苗绣装饰图案元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0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10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