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论中的“骨”“筋”“肉”“血”
本文选题:书法 + 点线 ; 参考:《中国书法》2017年20期
【摘要】:中国古代书法美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人喻书。书法的"骨""筋""肉""血"自古以来一直颇受书家的重视,是书家追求线条形质美的拟人化。本文通过对古代书论中"骨""筋""肉""血"进行梳理分析,较为系统地对书法线条的"骨""筋""肉""血"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如何表现等问题进行探析,并强调了只有学中有悟,悟中有学,做到功性两全,方能心手双畅。
[Abstract]: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aesthetics is to use man as a metaphor for books. Calligraphy "bone", "muscle", "flesh" and "blood" have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y calligraphers since ancient times. Through combing and analyzing "bone", "muscle", "flesh" and "blood" in ancient book theor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bone", "tendon", "flesh" and "blood" in calligraphy line, and how to express them. And emphasized that only in learning there is enlightenment, in the realization of both sides, can heart and hand both unobstructed.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书论商榷[J];书画艺术;2002年03期
2 岳俊萍;;古典书论的当下话语内涵[J];书法赏评;2009年06期
3 张耀辉;;行草《书论一则》[J];青岛文学;2011年10期
4 王文章;马国俊;;功夫在诗外[J];读者欣赏;2012年10期
5 王幅明;美书论[J];青少年书法;2004年18期
6 王兴国;中国古代书论中的模糊语言[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刘伟生;六朝书论中的“骨”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8 吴家驹;浅析古代书论校注中的若干问题[J];书画艺术;2002年04期
9 朴之;;中科大与日本书论研究会书法交流活动侧记[J];书法之友;2002年12期
10 张运礼;;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人格象征论思想管窥[J];戏剧文学;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瑞田;作家的书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孙宜才;书法治乱与朱复戡书论[N];东方早报;2013年
3 华海镜;历代书论的抽象思维[N];美术报;2003年
4 岳崇 全国政协委员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书法拒绝真丑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舒培;胸罗万象 笔走龙蛇[N];金融时报;2011年
6 苗培红;晋南朝人书论的历史地位[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
本文编号:2106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0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