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新中国中小学书法教育政策简论

发布时间:2018-07-24 13:25
【摘要】:正中小学书法教育政策的历史嬗变1稳定发展期(一九四九——一九六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书法教育政策大体沿袭民国时期的政策体系,中小学书法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实施。期间的中小学书法政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书法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系统而详尽的阐述,确保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稳定发展,有序传承。如一九五五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涉及了写字教学顺序、教材选编注意事项、写字和识字的关系、写字卫生等。其中教学大纲对各个年级写字课作了明确的规定,如一至四年级一学年写字课的课时分别为八十四、一○二、六十八、六十八个课时。[1]这也是本阶段对写字教育阐述得最为详细的课程标准,对写字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Abstract]: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polic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followed the policy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mainly implemented in Chinese clas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calligraphy policy in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has a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exposition i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hours, calligraphy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which ensures the steady development and orderly inheritance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r example, the draft syllabu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reliminary draft) issued in 1955 deals with the teaching order of writing,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and literacy, the hygiene of writing, and so on. The syllabus specifies the writing classes in each grade. For example, the number of writing classes in the first to fourth grades is 84, 102, 68 respectively. 68 class hours. [1] this is also the most detailed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writing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which has a goo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writing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基金】:二○一二年广西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二○一三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项目(项目编号SK13LX050)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J29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云之君;;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纪要[J];书法世界;2004年12期

2 李汉宁;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对策探析[J];艺术教育;2005年06期

3 沈文中;高职书法教育功能研究四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4 曲占峰;对高等院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沈英哲;;重视书法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傅正金;浅谈书法教育中的能力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马国俊;;论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失衡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方年根;;书法教育与医学生全面发展[J];浙江医学教育;2007年02期

9 周红旗;薛文勇;;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危机与反思[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10 孙学辉;;高职师范生书法教育目标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裕林;;新时期高校书法教育探究[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唐广泉;;寻找学校书法教育应有的尊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3 吴琦慰;;浅议小学书法教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盛敦荣;;打破传统书法教学的套路 创新书写靓丽汉字方法——“三位一体”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于庆军;;陶行知的书法教育思想对地理教学的启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新元;少儿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N];永州日报;200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周斌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李荣安;“书法教育”只练一首唐诗?[N];文汇报;2009年

3 瓦克利;浅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困境及出路[N];伊犁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树伟 实习生 穆国虎;书法教育曙光乍现[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曹天府;书法教育缺位是素质教育的缺憾[N];光明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夏超;高等书法教育应该“高”在哪里[N];美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靳晓燕;书法教育进课堂,,能否解汉字危机?[N];光明日报;2013年

8 胡德维;书法教育进课堂违背教育原理[N];光明日报;2013年

9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 廖少华;对提升书法教育正能量的几点拙见[N];美术报;2013年

10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王亚辉;古代童蒙书法教育及启示[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楷之;生命现场[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东兵;书法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分析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富民;当今书法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1年

3 谢贵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蔡育坤;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清华;中国传统书法教育类型研究及其当下启示[D];广州大学;2011年

6 何彩霞;两晋书法教育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世杰;书法教育层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侯利红;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及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云云;小学书法教育状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华若帆;江苏省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与展望[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1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41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