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黄易交游影响下的书法创作审美取向

发布时间:2018-08-03 17:11
【摘要】:正黄易(一七四四—一八0二)一生行年五十有九,行迹遍及浙江、山东、河南、河北、江西、江苏、京师等地,可谓足迹半天下。其一生活动频繁,且善于交际,以运河为纽带、金石书画为媒介交游甚广,仅见于记载的友朋就有数百人之多。他所交往的人群有高官名宦也有学术尖端,有名门望族也有底层草根,他们与黄易之间的交往大多是因为金石书画的同好而结缘。就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黄易所结交的书画篆刻家中有倾向于师法金石文字的篆隶书家,也有倾向于师法文人墨迹的帖学书家。因为频繁的交往,他们对书法艺术所持有的倾向性对黄易的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也有明显的影响。现以书法作品为参照,简要考察黄易的交游与书法创作取向之间的相互关联。
[Abstract]:Zheng Huang Yi (1744-1800) has nine out of every 50 years of his life in Zhejiang, Shandong, Henan, Hebei, Jiangxi, Jiangsu, and the capital. His life activity is frequent, and is good at communication, with canal as the link, gold and ston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s the medium to travel very widely, only in the records of friends there are hundreds of people. The people he was dealing with were high officials and academic cutting-edge. There were famous families and grass roots at the bottom. Most of the contacts between them and Huang Yi were made because of the same friendship between gold and ston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alligraphy art, Huang Yi's acquaintance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eal character engraving is inclined to imitate the gold and stone characters of the scribe calligrapher, but also tends to master the law of the literati's calligraphy calligrapher.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 their tendency to the calligraphy art also has the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Huang Yi's calligraphy art and the calligraphy creation esthetic orientation. Based on calligraphy works, this paper briefly examin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Huang Yi's friendship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桯感——书法创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J];书画艺术;2000年04期

2 马勇;;书法创作的文化嬗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3 朱以撒;;书法创作的生命意象[J];书法世界;2003年09期

4 何鑫;;书法创作三昧[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6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7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8 陈坤;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创新[J];中国穆斯林;2005年03期

9 徐伟清;正确意识对书法创作过程的导向作用[J];书画艺术;2005年05期

10 邱振中;;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理想的寻求与超越[J];中国书画;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国俊;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N];美术报;2008年

2 吴川淮;解决书法创作的“技”与“道”[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罗鸣;宁化获省“书法创作基地”称号[N];三明日报;2013年

4 靳鹤亭(山东,99级研修班);略论古文字与书法创作的内在联系[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朱锦标(江苏,二00一级研修班);书法创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赖睿;当下书法创作不如古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任建娥;当代小楷书法创作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3 戴曦;宋元大字书法创作观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4 白光耀;黄庭坚对我的书法创作的启发[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5 王R,

本文编号:2162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62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