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瑞图、黄道周小楷风格
[Abstract]: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me radical literati and officials who advocated individuality and opposed the trend of restraint, there emerged such prominent calligraphers as Zhang Ruitu and Huang Daozhou. They swept through the sweet and soft style of books of that time with an unprecedented air of boldness and boldness, pursued the natural and simple style and the innocence of Xiao San, and created a lot of small and unrestrained works of Kai Li, with their own personalities and strong and unrestrained personalities, which were distanced from the style of the pavilions at that time. To the attent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yle of Zhang Ruitu and Huang Daozhou from the angle of their techniques and works apprecia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毅;;“无声诗”与“无形画”的现象直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华海燕;;祭祀与祈福——冥币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应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军;;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局限性[J];才智;2011年29期
4 李霞;;典雅与风雅——浅论士大夫与文人的不同雅化追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5 叶纯杰;;浅谈书法的“自然”[J];大舞台;2012年01期
6 刘锡涛;宋代福建人才地理分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小琴;;包世臣与康有为碑帖思想之比较[J];传承;2009年10期
8 刘晴;试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两种美感——“错采镂金”之美与“芙蓉出水”之美[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邹志生;;由楷书到行书的转化法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焦龙春;冯烨;陈鑫欣;;试论书法线条审美标准的“三感”[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桐t@;“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聪发;中国古典美学清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文睿;试论中国古代海洋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6 彭维斌;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D];厦门大学;2009年
7 孟祥娟;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鄢宜;近代福州本土女性服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公薇娜;中学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江尊钦;桑科榕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王成伟;先秦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及其应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高敏;笪重光书画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6 张清华;中国传统书法教育类型研究及其当下启示[D];广州大学;2011年
7 张谚;武夷山茶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李瑶洁;祁彪佳戏曲品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10 马育秀;明初闽中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旭;;欣赏陶艺缺陷美[J];中国陶瓷;2007年04期
2 柯培雄;浅谈水彩画教学中的技法与表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洪耀辉;沈从文讽刺艺术管窥[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贾之臻;;习作讲评[J];中国钢笔书法;2005年01期
5 邓艳;;论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之技法[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4期
6 董楚涵;;简论刺绣艺术[J];考试周刊;2008年27期
7 周凤武;;试析《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二乐章[J];乐器;2008年11期
8 卢国联;;《颜勤礼碑》技法讲座(连载)[J];青少年书法;2009年03期
9 孙婷;吴迪;;漆画艺术的语言把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10 卢国联;;《颜勤礼碑》技法讲座(连载)[J];青少年书法;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重光;吕学赶;;关于菊花欣赏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2 雍自鸿;;印花图案的技法表现与拓展[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戴连云;;幽默欣赏与合作原则[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吴小卫;;有一种美丽叫“愚钝”——谈关爱和欣赏班级里的“差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郑静;;课堂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现象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焦晓敏;;帮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8 蒋征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两种极端现象的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9 何锡福;康建国;;对装裱字画技法的几点粗浅看法[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10 郑立君;;论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昕 通讯员 尚桂汝;硅元新材倾情淄博特色[N];淄博日报;2011年
2 抚州市采茶歌舞剧院 张建荣;漫谈戏曲中水袖技法与表演[N];抚州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王晓明 董泽民;老职工争相留下“一招鲜”[N];工人日报;2010年
4 张巧慧;平凡与收束[N];美术报;2011年
5 蔡然;让人日渐麻木的传统中国画[N];北京商报;2011年
6 广东画院副院长 洪楚平;生生不息[N];南方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庞磊成;创新技术制出绞泥壶[N];潮州日报;2010年
8 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胡启山;“十技法”助力扦插苗木生根[N];中国花卉报;2010年
9 叙宁;时光遗韵中的透明[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静;数字化技术为画家创作提供便利[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晨阳;“意”与“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潘缨;唐卡的审美意蕴和技法材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4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有川;里盖蒂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与发展轨迹[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8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刘灏;查尔斯·艾夫斯音乐创作中的拼贴技法及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淑娟;中国传统颜料的性能及技法[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海洋;铜版画中印痕美的表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戴晓青;关于当前古筝演奏技法符号规范化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张咏梅;浅谈现代纤维艺术综合材料和技法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天一;浅析福雷钢琴作品的主要技法[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于航;材料创造的美[D];重庆大学;2007年
7 段强;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欣赏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8 薛玉;论油画肌理在现代绘画中的表现力[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方萍;欣赏的和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蔡菁婧;从记谱符号看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新演奏形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186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86332.html